男女主角分别是蒙恬赵彻的其他类型小说《大秦:穿越十八年了,系统才来结局+番外小说》,由网络作家“喝水的猪”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咸阳宫的殿堂内。气氛凝重得仿若实质化一般,沉甸甸地压在每一个人的心头。嬴政高坐于王座之上神色冷峻而凝重。他的目光深邃如渊紧紧盯着殿中的某一点,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如今蒙恬大军被困。大秦江山前途未卜。这一切似乎越来越糟糕……下方文武百官们也同样噤若寒蝉,个个神色凝重低垂着头不敢发出一丝声响。他们的身体微微颤抖。有的悄悄用衣袖擦拭着额头上冒出的冷汗。有的双手紧紧握拳,指关节因用力而泛白。在他们心中此刻最为重要的事情。便是如何在这突如其来的危机中寻得一条退路。从而保全自己和家族的荣华富贵。匈奴的在草原上可是无比强大与凶悍。到时候一旦蒙恬的大军被彻底击败。大秦必将面临着匈奴铁骑长驱直入的危险。而他们的身家性命也将如风中残烛随时可能熄灭。就...
《大秦:穿越十八年了,系统才来结局+番外小说》精彩片段
咸阳宫的殿堂内。
气氛凝重得仿若实质化一般,沉甸甸地压在每一个人的心头。
嬴政高坐于王座之上神色冷峻而凝重。
他的目光深邃如渊紧紧盯着殿中的某一点,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如今蒙恬大军被困。
大秦江山前途未卜。
这一切似乎越来越糟糕……
下方文武百官们也同样噤若寒蝉,个个神色凝重低垂着头不敢发出一丝声响。
他们的身体微微颤抖。
有的悄悄用衣袖擦拭着额头上冒出的冷汗。
有的双手紧紧握拳,指关节因用力而泛白。
在他们心中此刻最为重要的事情。
便是如何在这突如其来的危机中寻得一条退路。
从而保全自己和家族的荣华富贵。
匈奴的在草原上可是无比强大与凶悍。
到时候一旦蒙恬的大军被彻底击败。
大秦必将面临着匈奴铁骑长驱直入的危险。
而他们的身家性命也将如风中残烛随时可能熄灭。
就在这压抑得令人窒息的时刻。
殿堂外突然响起一阵急促而杂乱的脚步声。
随后一名斥候脚步匆匆冲进大殿中央。
他的衣衫凌乱不堪,头发上沾满了灰尘和草屑,脸上还带着几道干涸的血迹。
胸膛剧烈起伏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显然是一路狂奔而来未曾有片刻停歇。
但这名斥候的眼神中却闪烁着难以抑制的激动之色。
在所有人注视下。
斥候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声音颤抖地开口说道:“陛下!战场之上出现一名白袍少年郎,手握龙胆银枪如入无人之境,杀入匈奴大军当中!”
此言一出!
嬴政的眼中瞬间掠过一抹激动之色。
但这抹激动之色仅仅是持续一眨眼的功夫就消失不见了。
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疑虑。
面对匈奴数十万大军。
区区一人又岂能左右局势?
这听起来太过荒诞离奇。
莫不是斥候被战场上的混乱景象所迷惑误传了消息?
满朝文武听到斥候的话后也在这一刻纷纷低下了头。
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屑和不信。
在他们看来这不过是斥候为了逃避惩罚而编造的谎言罢了。
毕竟在他们的认知里一个人的力量在千军万马面前是如此渺小。
根本不可能改变亦或者是左右战局。
而就在众人沉浸在各自的思绪中时。
又是一名斥候不顾一切地冲了进来。
他的脸色苍白如纸,嘴唇毫无血色,但眼神中却透着一丝兴奋与喜悦。
这名斥候径直冲到嬴政的面前,双膝跪地大声开口:“陛下!捷报!捷报啊!”
就在他声音落下的那一刻。
嬴政猛地抬起头朝着他所在的方向看了过来,声音冷冽地开口:“快说!”
简短的一个字却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威严和急切。
让整个大殿的气氛更加紧张起来。
满朝文武也纷纷将目光落在这名斥候的身上。
斥候不敢有片刻耽误,连忙开口:“陛下!出现在匈奴大军当中的那名白袍少年于千军万马中厮杀如入无人之境!连斩匈奴左右贤王!并且凭借着一人之力冲散匈奴数十万大军!头曼大单于狼狈逃走!”
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变得有些尖锐。
每一个字都清晰地在殿堂内回响,如同一声声惊雷炸响在众人的耳边。
嬴政听到这里也不禁微微一震,脸上露出一丝惊愕之色。
他甚至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一切听起来太过匪夷所思,完全超出了想象。
嬴政下意识地开口问道:“你是说他一人击溃了匈奴数十万大军?”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死死盯着面前的斥候。
面对嬴政的询问,斥侯再次抱拳,语气坚定地开口:“陛下!千真万确啊!此事我亲眼所见,绝不敢有半句虚言!”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坚定与诚恳,让人不得不对他的话产生几分信任。
嬴政的脸上写满了震撼之色。
他的嘴巴微微张开,似乎想要说些什么,却又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惊得说不出话来。
脑海中不断浮现出战场上那可能出现的惊人一幕。
千军万马当中一名白袍少年手持银枪在匈奴大军中纵横驰骋。
如入无人之境。
所到之处匈奴士兵纷纷倒下,左右贤王被斩于马下,数十万大军在他的冲击下土崩瓦解……
这画面太过震撼。
让嬴政一时难以回过神来。
而就在这时!
殿堂外又是一名斥候匆匆冲了进来。
他的手中紧紧握着一封信件。快步走到大殿中央,双手抱拳开口:“陛下!蒙恬将军亲笔信!”
嬴政闻言眸光一凝,连忙挥手开口:“给寡人拿上来!”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紧张与期待。
赵高急忙从斥候手中接过亲笔信,小心翼翼地呈递给嬴政。
嬴政接过信的那一刻双手微微颤抖。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然后缓缓打开信件。
目光扫过信中的内容时脸上再次布满了震撼之色。
信上写道: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白袍少年出现击溃匈奴大军。
我军突围出来了。
那少年一杆长枪无人能敌啊!
嬴政的手拿着信件在这一刻微微颤抖得更加厉害了。
对于蒙恬他是极其信任的。
蒙恬的为人和军事才能他都了如指掌。
既然蒙恬在信中如此描述,那么这一切很可能都是真的……
嬴政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喜悦和激动。
对这位神秘的白袍少年充满了好奇和疑惑。
究竟是何方神圣拥有如此惊人的武艺和胆略。
居然……能够单枪匹马改变这场战争的局势?
此刻嬴政心中已经有了主意。
便是让这位少年前来咸阳城。
到时候自己亲自了解一下来龙去脉。
让这少年成为大秦的英雄。
吕不韦听了侍卫的汇报,轻轻地挥了挥手,说道:“知道了,你下去吧。”
侍卫领命后悄悄地退出了书房,房间内又恢复了平静。
吕不韦重新将目光聚焦在奏折上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如今大秦覆灭匈奴取得了胜利。
这对于整个国家来说,无疑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他心中清楚等明日上朝的时候自然是要好好庆贺一番。
这不仅是为了迎合嬴政的心思,也是为了稳定朝堂的局势。
而这份奏折上面除了关于大军覆灭匈奴的详情。
还隐隐牵扯着一个可能会改变大秦未来走向的关键因素 —— 那位神秘的少年。
吕不韦的心中暗自思忖。
这个少年究竟是不是嬴政失散多年的儿子?
如果是此人的出现将会给大秦的朝堂带来怎样的变数?
自己又该如何应对这突如其来的局面?
吕不韦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
但很快这种忧虑便被他眼中闪过的一丝决然所取代。
吕不韦深知在这复杂多变的政治舞台上唯有步步为营,才能保住自己的地位和权力。
甚至有可能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在这寂静的夜晚。
咸阳城的各个角落里,不同的人怀着不同的心思,或谋划着未来,或担忧着变数,或追逐着权力。
而这座古老的城市依然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
浑然不知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即将在这片土地上掀起惊涛骇浪……
距离咸阳城数百里外。
荒野上蒙家军的大旗在风中烈烈作响。
将士们行走在山丘之上拉出一条长达数十里的队伍。
所到之处!
无数山匪贼寇望风而逃。
至于队伍的最前方。
蒙恬身着战甲,身姿挺拔。
他骑在高头大马上,眼神坚定地望着前方通向咸阳的方向。
这一次大破匈奴多亏了赵彻。
如今自己能将这少年郎给带回咸阳城。
蒙恬心中暗自想着到时候陛下一旦认可这位少年的话。
他蒙家在咸阳城的地位又能再进一步。
蒙恬微微侧过脸挥了挥手,将身边的王贲唤到跟前开口问道:“我们还需要多久才能抵达咸阳?”
声音低沉而有力,在风中清晰地传入王贲的耳中。
王贲赶忙抱拳拱手,恭敬地回答道:“禀大将军!明日我们便可抵达咸阳!”
说话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兴奋与期待。
毕竟这一路的征战终于要画上一个句号。
而回到咸阳等待他们的将是荣耀与欢呼。
蒙恬闻言脸上露出一抹喜色。
胜利的喜悦与归家的期盼交织在一起的神情。
这段时间来出征平定匈奴之乱。
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回家了……
他转过头朝着一旁的赵彻开口说道:“赵彻兄弟,我们明日就能抵达咸阳,到时候陛下见到你这位少年英雄,想必也会十分开心的!”
蒙恬蜀说话间语气中带着几分亲切与赞赏。
先前赵彻于千军万马当中冲杀。
将他们从死人堆里拉回来。
眼前这个少年身上所展现出来的英勇和智慧让蒙恬深感敬佩。
也让蒙恬对这位少年的身份充满了好奇与期待。
只不过现在一切都还未调查清楚。
蒙恬并不敢擅下结论。
他能做的便是将其给带回咸阳城。
这一切只有等赵彻见到了陛下才能弄清楚。
赵彻闻言微微颔首,脸上露出谦逊的笑容说道:“这一路上有劳将军了!”
他的心中也同样充满了对咸阳的憧憬。
作为一个穿越者。
自然是想要看一看这个大秦的国都。
要知道历史记载的可是一个无比繁华的都城。
却并未在后世留下任何痕迹。
除了这件事情之外。
赵彻也需要前往咸阳城弄清楚自己的身份。
两人简短地交流一番之后。
蒙恬下达了命令令大军就地休整。
士兵们迅速忙碌起来。
有的开始搭建营帐,有的在照料马匹,有的则聚在一起分享着这即将归家的喜悦。
而蒙恬则亲自挑选了一名最为机灵的斥候,神色严肃地对他说道:“你立刻骑马前往咸阳,将我们即将抵达的消息禀报给陛下,不得有任何延误!”
斥候领命后翻身上马扬尘而去,向着咸阳城疾驰。
……………………
与此同时!
在咸阳宫内一座清冷的宫殿中。
烛火摇曳间。
阿房女静静地坐在房间里。
手中拿着针线专注地织着衣服。
她的面前摆放着十几件已经织好的衣服。
每一件都倾注了她对儿子深深的思念。
夜色越来越深,窗外的虫鸣声此起彼伏,仿佛在诉说着这漫长的黑夜的寂寞。
此刻一直站在旁边的侍女看着阿房女深夜还在忙碌地织着衣服,脸上露出一抹浓重的担忧之色。
于是缓缓开口说道:“娘娘!天色已晚,娘娘要不还是先休息吧!”
“娘娘身体重要啊……”
她的声音轻柔而关切,眼中满是对阿房女的心疼。
阿房女虽然身份尊贵。
但这些年来她一直体贴下人,因此在这宫中也赢得了不少人的敬爱。
侍女跟在她身边多年自然是深受她的恩惠,对她的感情也格外深厚。
阿房女听到侍女的话,手中的动作微微一顿,脸上露出一抹落寞之色。
于是缓缓开口说道:“这衣服是我给玄儿织的,说不定这一次那个孩子就是玄儿,等玄儿回来以后就要穿,我得快点织出来。现在想想这孩子怕是已经是个英俊少年了……”
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母爱的执着与坚定。
这些年来对儿子的思念如同潮水一般从未停止过。
常常在梦中见到儿子小时候的模样。
可爱的脸庞,稚嫩的笑声,都让她的心揪成一团。
阿房女渴望着能早日见到儿子,听他亲口喊一声娘。
然后看着他成家立业。
这便是她此生最大的心愿。
侍女闻言心神一阵触动,眼底的担忧更甚。
她知道这些年来,娘娘每一年都会织一件衣服,如今这已经是第十八件了。
她的心中不禁暗暗为娘娘的这份坚持而感动。
若是大公子知道这一切的话……
想必会十分开心吧。
阿房女一边织着衣服一边喃喃自语道:“也不知道玄儿看到这些衣服会不会喜欢?”
她的声音轻柔而充满了期待。
仿佛儿子已经站在了她的面前正在试穿这些衣服。
身旁的侍女听到这话,连忙笑着开口说道:“娘娘!放心吧!大公子一定会喜欢的!”
两人就这样轻声地交流着。
时间在这一针一线的穿梭中一分一秒地流逝。
阿房女看了一眼身旁的侍女缓缓开口说道:“现在天色已晚,你还是快点休息吧!”
语气中带着一丝关切。
尽管自己心中满是思念的痛苦,却依然不忘关心身边的人。
至于高处的嬴政也是眼眸当中闪烁着一阵光芒。
淳于越的话吸引了嬴政的注意。
他放下手中的酒杯目光投向赵彻。
虽然知道淳于越是在为难赵彻。
但是此刻嬴政也有一些希望。
赵彻真的是文武双全之才。
这样一来也就能堵住这个老家伙的嘴。
面对众人的请求赵彻心中微微一动。
自己有着后世的记忆。
面对这种事情自然是手拿把掐。
有手就行!
淳于越则是嘴角露出一抹轻蔑之色。
在他看来纵然是对方是万人敌。
那也不过只是匹夫之勇!
庆功宴上灯火辉煌。
酒香四溢。
殿堂内一众大臣分坐两侧,或交头接耳,或浅酌低吟,气氛热闹非凡。
嬴政坐在高处目光威严地扫过众人,眼神中透着几分满意与欣慰。
毕竟匈奴之祸方平。
这一场盛宴既是庆功,也是对未来的展望。
此时赵彻在众人的注视下缓缓起身。
他身姿挺拔身着一袭黑袍,腰间佩着太阿剑,剑鞘上的纹路在烛光下隐隐闪烁更衬出他的英气。
随后稳步走到殿中,最终朝着嬴政拱手开口:“陛下!臣倒是有些诗词。”
“愿献丑一二,为这宴会添些雅趣。”
他的声音沉稳有力,在殿堂内回荡,众人的目光瞬间被吸引过来。
嬴政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喜,饶有兴致地微微前倾身子,大手一挥,开口道:“好!那爱卿说来听听,寡人倒要看看,你能吟出怎样的佳句。”
淳于越坐在一旁,嘴角却露出一抹冷笑。
他一直瞧不上武夫,在他眼里这些只会舞刀弄枪的粗人,哪懂得什么诗词歌赋,文雅之道。
更何况赵彻不过是个刚封侯的毛头小子。
能有多大能耐?
于是淳于越轻声哼道:“若是做不出来,倒是也能理解武安侯一介武夫!”
声音虽不大,却也足够周围的人听清,话语中的轻蔑之意溢于言表。
赵彻仿若未闻,神色平静如水。
他站在殿中微微仰头,脑海中迅速搜索着记忆里的诗词。
那些曾在后世熟读成诵的经典,此刻成了他的底气。
随后当着众人的面缓缓开口: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这几句诗一出口,仿若一道惊雷在朝堂之上炸响。
于是一时间整个朝堂一片寂静,落针可闻。
众人皆被这豪迈磅礴的诗句震住。
至于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嬴政当年挥剑东向。
统一六国的霸气场景。
淳于越更是彻底愣在原地,脸上的冷笑瞬间僵住,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震撼之色。
他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赵彻,仿佛看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人。
嬴政猛地握紧手中酒杯,霍然起身。
他的眼中光芒闪耀,激动地大声喝彩:“彩!”
这一个字饱含着他对诗句的赞赏与身为帝王的豪情。
随着嬴政这一声喊,朝堂上顿时打破了寂静,众人纷纷回过神来,喝彩声此起彼伏。
“彩!”
“彩!好诗啊!”
“没有想到武安侯武艺高超,连诗句都非同一般!”
淳于越面色铁青,心中的嫉妒与不甘如潮水般翻涌。
他忍不住开口,试图挽回些颜面:“只是一首算什么……”
声音带着几分酸意,在一片叫好声中显得格外刺耳。
这话一出顿时激怒了一旁的蒙恬。
蒙恬本就对淳于越平日里的酸腐做派和对武将的轻视极为不满。
匈奴军帐内。
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沉闷。
左右贤王身姿僵硬地站在两旁。
左贤王率先打破沉默。
他疾步向前对着上座的大单于拱手,声音带着几分颤抖:“大单于!秦军不知从何处冒出一员猛将,现下正朝这边迅猛杀来!”
右贤王紧接着上前一步,同样拱手神色慌张地进言:“大单于!此将来势汹汹,为保万全,咱们还是暂避锋芒吧!”
两人的眼中凝重与担忧如乌云密布。
头曼单于闻听此言,顿时怒发冲冠,犹如被激怒的雄狮。
他霍然起身双手紧紧握拳,猛地捶在案几上怒吼道:“不是说已将秦军引入包围圈了吗?怎会突然杀出这等人物!你们给我好好讲讲!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声音在军帐内回荡,震得帐顶的皮毛簌簌作响。
众首领们被吓得噤若寒蝉纷纷低下头,不敢与单于的怒目相视。
此刻他们的脑海中一片混乱,根本想不出该如何回应单于的质问。
头曼单于见无人应答。
他狠狠地瞪了众人一眼,随后大步流星地朝着军帐外走去。
众人见状想要劝阻,却又因畏惧单于的威严而不敢发声。
头曼单于来到军帐外,凛冽的寒风呼啸而过。
他微微眯起眼睛,迎着寒风冷冷地开口:“我倒要瞧瞧这是何方神圣!”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与决然,尽管内心深处也有一丝不安。
但作为匈奴的单于,他绝不能在部下面前表露丝毫怯意。
就在头曼单于踏出军帐的瞬间。
他的目光瞬间被数百米外的一道身影吸引。
只见赵彻如同一尊战神屹立在战场之上。
他身姿挺拔,骑在战马上犹如山岳般沉稳。
手中的长枪在夕阳余晖的映照下,闪烁着令人胆寒的寒芒。
而他的目光,如同一把锐利的箭矢死死地锁定着头曼单于。
头曼单于见状不禁一愣。
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个秦军将领竟有如此胆量,竟敢单枪匹马直冲着自己而来。
在右贤王和匈奴二十四首领看到这一幕后,神情瞬间变得紧张万分。
深知单于的安危关乎整个匈奴的命运。
若是大单于有个闪失,匈奴必将陷入群龙无首的混乱局面。
左贤王此时率先反应过来。
他迅速扬起手臂用力一挥,朝着身边的匈奴士兵大声喊道:“儿郎们!上前杀了他!赏牛羊一万头!”
如今匈奴大军已呈溃败之势。
唯有用这巨大的利益诱惑来鼓舞士气,才能让士兵们重拾勇气奋勇杀敌。
原本那些被赵彻的勇猛吓得胆战心惊,士气低落的匈奴士兵。
在听到这丰厚的赏赐后,眼中瞬间燃起了贪婪与斗志。
他们一个个重新提起精神握紧手中的武器。
如汹涌的潮水般朝着赵彻所在的方向疯狂杀去。
赵彻面对这如潮水般涌来的匈奴士兵毫无惧色。
他双腿如同铁钳般紧紧夹住马腹稳住自己的身形。
同时双手高高举起长枪,枪尖在空中划过一道寒光。
紧接着猛地一挥手臂,长枪如蛟龙出海,势不可挡地朝着冲在最前面的匈奴士兵刺去。
赵彻动作迅猛而精准。
每一次刺出都带着千钧之力,枪尖轻易地穿透敌人的铠甲,挑落一名又一名匈奴士兵。
每一次横扫都犹如狂风扫落叶,将一片敌人打得东倒西歪。
仅仅是眨眼间的功夫便有数百人倒在他的枪下。
战场上瞬间尸横遍野,鲜血如溪流般染红了大地。
当赵彻将眼前的这批敌人击退。
他没有丝毫的犹豫,目光如炬地再次锁定在匈奴单于身上,双腿猛夹马腹驱使战马如离弦之箭般朝着匈奴单于所在的地方径直冲杀过去。
擒贼先擒王!
若能将大单于挑落于马下。
眼前这些匈奴士兵必定会如鸟兽散。
这场战斗也将胜负立现。
正站在一旁的左贤王察觉到了赵彻的意图。
他心中大惊失色,深知自己肩负着保护单于的重任,绝不能让赵彻靠近大单于一步。
于是怒目圆睁,声嘶力竭地怒吼道:“保护大单于!”
喊罢一马当先挥舞着手中的弯刀,率领麾下亲兵朝着赵彻疯狂冲杀过去。
赵彻看到左贤王率领亲兵冲来脸上没有半分惧怕之色。
他深吸一口气胸膛高高挺起,双手再次握紧长枪。
握枪的双手青筋暴起,仿佛蕴含着无穷的力量。
随后用力拉动手中的缰绳,战马长嘶一声,马蹄扬起一片尘土,如闪电般朝着敌人冲杀过去。
他在敌群中左冲右突。
所到之处人仰马翻。
匈奴士兵们试图阻拦他。
但在赵彻精湛的枪法和无畏的气势面前都如螳臂当车般被轻易击退。
长枪高高举起以泰山压顶之势直刺敌人的胸膛。
那长枪如同一把利刃,轻易地撕裂敌人的防御。
赵彻枪法出神入化,让人防不胜防。
左贤王神色震撼地看着眼前这一幕。
他征战多年从未见过如此勇猛无畏的敌人。
但此刻已没有退路,身后是单于的安危,是整个匈奴的命运,也只能硬着头皮杀了过去。
左贤王挥舞着手中的弯刀朝着赵彻奋力砍去。
弯刀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带着呼呼的风声。
赵彻见状不慌不忙,眼神冷静而锐利,微微一偏头轻松躲过了左贤王的攻击。
紧接着又顺势将长枪刺向左贤王的腹部。
整个动作一气呵成,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
左贤王想要躲避却已经来不及了。
赵彻的长枪如闪电般迅速,瞬间将匈奴左贤王给挑落于马下。
左贤王重重地摔倒在地上扬起一片尘土。
他的眼中充满了惊愕与不甘,却再也无力反抗。
这一幕发生得实在是太快了。
正站在远处观战的蒙恬看到这一幕彻底愣在原地。
他的眼睛瞪得大大的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少年的勇猛和果敢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此子究竟是何人?
竟有如此神勇?
王贲也被眼前的场景惊得呆若木鸡。
他张着嘴半天说不出话来,脑海中一片空白,仿佛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震住了。
但很快就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心中涌起一股狂喜。
他激动地朝着蒙恬抱拳行礼,声音因兴奋而微微颤抖:“大将军!他斩杀了匈奴左贤王啊!”
此言一出!
秦人这边众人皆是变得无比激动起来。
士兵们原本因长时间的战斗而疲惫的脸上瞬间焕发出光彩。
他们纷纷欢呼雀跃,手中的武器高高举起在空中挥舞着。
欢呼声如汹涌的波涛在战场上回荡。
久久不息。
他们的士气因这一壮举而大振。
原本心中的恐惧与疲惫被一扫而空。
取而代之的是对胜利的渴望和信心。
公子扶苏站在一旁望向远处那袭白袍的少年。
眸子当中尽是赞许之色。
此子若是能为大秦所用,必能成就一番大业。
白袍少年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
令扶苏对他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他深知这样的人才是大秦所急需的。
若能将其招揽!
日后定能在对抗外敌,保卫大秦发挥重要作用。
此刻扶苏心中已暗暗有了一个计划。
待战斗结束后定要与这位少年好好交谈一番。
了解他的身世与志向。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