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藕片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穿越之我在古代多年媳妇熬成婆涂湛统子全文免费

穿越之我在古代多年媳妇熬成婆涂湛统子全文免费

火龙果向阳而生 著

其他类型连载

“幺妹,你想效仿我?”“嗯!”任晚秋又问她:“那你可有见过楚姑娘的娘?”“见过!”“是不是眼神有些不大好?”“嗯!”“她靠绣活供了她相公读书,现在又供她儿子,你细品。”其实她和楚夫人走的路大体都是一样的。望夫成龙又望子成龙!涂溪是个会总结的:“楚夫人是命不好,我命好!”说完,无债一身轻的她还不忘拍马屁补一句:“大嫂,你命也好。”“那我让你哥给你寻摸寻摸,有没有认识的潜力股,记得多休息,别把眼睛熬瞎了。”“谢谢大嫂!大嫂你放心,绣坊师傅有说过让我们爱护眼睛。”任晚秋拍了拍对方手背,画起大饼:“幺妹呀,等你把二妹她们教出师,以后大嫂有钱了就在村里弄个绣坊,让你做管事。”“真的?”“前提是等我有钱了!”“大嫂,你肯定会有钱的。”然后对涂溪...

主角:涂湛统子   更新:2025-01-21 16:4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涂湛统子的其他类型小说《穿越之我在古代多年媳妇熬成婆涂湛统子全文免费》,由网络作家“火龙果向阳而生”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幺妹,你想效仿我?”“嗯!”任晚秋又问她:“那你可有见过楚姑娘的娘?”“见过!”“是不是眼神有些不大好?”“嗯!”“她靠绣活供了她相公读书,现在又供她儿子,你细品。”其实她和楚夫人走的路大体都是一样的。望夫成龙又望子成龙!涂溪是个会总结的:“楚夫人是命不好,我命好!”说完,无债一身轻的她还不忘拍马屁补一句:“大嫂,你命也好。”“那我让你哥给你寻摸寻摸,有没有认识的潜力股,记得多休息,别把眼睛熬瞎了。”“谢谢大嫂!大嫂你放心,绣坊师傅有说过让我们爱护眼睛。”任晚秋拍了拍对方手背,画起大饼:“幺妹呀,等你把二妹她们教出师,以后大嫂有钱了就在村里弄个绣坊,让你做管事。”“真的?”“前提是等我有钱了!”“大嫂,你肯定会有钱的。”然后对涂溪...

《穿越之我在古代多年媳妇熬成婆涂湛统子全文免费》精彩片段


“幺妹,你想效仿我?”

“嗯!”

任晚秋又问她:“那你可有见过楚姑娘的娘?”

“见过!”

“是不是眼神有些不大好?”

“嗯!”

“她靠绣活供了她相公读书,现在又供她儿子,你细品。”

其实她和楚夫人走的路大体都是一样的。

望夫成龙又望子成龙!

涂溪是个会总结的:“楚夫人是命不好,我命好!”说完,无债一身轻的她还不忘拍马屁补一句:“大嫂,你命也好。”

“那我让你哥给你寻摸寻摸,有没有认识的潜力股,记得多休息,别把眼睛熬瞎了。”

“谢谢大嫂!大嫂你放心,绣坊师傅有说过让我们爱护眼睛。”

任晚秋拍了拍对方手背,画起大饼:“幺妹呀,等你把二妹她们教出师,以后大嫂有钱了就在村里弄个绣坊,让你做管事。”

“真的?”

“前提是等我有钱了!”

“大嫂,你肯定会有钱的。”然后对涂溪碧道:“大妹,一会我把衣箱还你。”

“老姑,你还给我娘吧。”

“行!嘻嘻,大妹,你娘更疼我。”

涂筱碧望向任晚秋,眼含期待地问道:“娘,那绣坊是给女儿的嫁妆吗?”

“那是自然!”

“老姑,以后我是东家,你是管事。”

涂溪的笑容渐渐消失,又是想和大侄女换娘的一天。

老冯氏、孟氏、常氏、小冯氏:“……”只有她们听出老闺女/小姑子不能嫁去京师的意思吗?

*—*

族中长辈们喝酒前,他们是落霞村的;喝醉后,曲溪县是他们的。

等他们的家人来把人接走后,老冯氏又招呼女眷将残局火速收拾干净,才齐聚堂屋。

涂老头有些不大高兴。

家里并不富裕,真没必要办那什么村学。

但涂湛不想次次回来,弟弟们看他的眼神都像他这做大哥的亏欠了他们许多似的。

可他明明不亏欠老涂家任何人,唯独委屈了秋娘母子五人。

“爹、娘,你们怕早就看出弟弟们都想送侄儿们去读书识字,办村学是我想到最省钱的方式了,我这个做大伯的也只能帮到他们那么多了。

我连少墨几人的束脩都没出过力和钱,这些年全是他们娘在辛苦供读,我无论是为人夫,还是为人父都是失败的。”

“对了,另外150亩的免税挂靠,便劳累爹娘去分去收了,这部分就当是大房的劳动力损失和给您二老的养老钱了,日后便不另外再准备了。

秋娘她一托五,担子太重,再多就挑不动了。”

除非他日后当了贪官,不然想多补贴父母一二,靠那微薄的俸禄,那还是挺难的。

发家哪能不靠妻子的?

“还有便是,我半月后进京赶考需要五百两路费!爹、娘,您俩那如果有,就先挪三百两给儿子吧,剩下二百两,我们两口子另外想想办法。”

涂湛自然知道家里有,但不会挪,他真正要的也不是这个。

老冯氏倒吸一口凉气,这是拿她当钱庄,玩零存整取。

涂老头的脸色更难看了,但还是强忍着怒气,语重心长地哭穷:“老大,咱家家底薄,哪来的三百两?”

有也不是这时候拿出来,等他死前再说吧。

“没有便没有吧,那儿子看看那三天的宾客随礼有多少。”

涂渠第一个不答应:“大哥,这不妥吧,我们还没分家呢!”

“老四,你无需如此紧张,你老丈人随的那份礼,为兄不会动的!”

“……”他知道,大哥这是在嘲讽羞辱他。

虽然媳妇是娘的堂侄女,但她还是自己的童养媳。

老丈人一家重男轻女,他小时候去舅舅家见小冯氏哭得梨花带雨,怪可怜的,就把她拐回家当小媳妇了。


“娘,大嫂让我自己留着,做成衣服以后在相看的时候穿。”

“你大嫂有人选了?”

“是绣坊严管事提了一嘴,大嫂说我的亲事得先看看您和爹还有大哥的意思。”

老冯氏点点头,又自嘲道:“我和你爹哪有什么好人选,当初让你去城里帮你大嫂带孩子,也是想把你嫁城里去,等你大嫂回来,我再问问她。”

“那娘,这布料我可以自己留着吗?大嫂给大家都买了布料,独独没给我买。”

“既然你大嫂都那么说了,那你今明两天,就把衣服赶出来。”

“知道了,谢谢娘!娘,大嫂给您和爹也扯了缎子面料,能做一身有排面的衣裳,穿起来肯定像极了戏文里的老太君。”

“翻出来给我看看。老四、老四媳妇,你们搬完了,也别闲着了。老四,你去咱家大田那喊你爹他们回来,老四媳妇,你去准备猪食,午饭等你二嫂回来做。”

俩人憋了一肚子的状,想着人不齐,还是再等等:“知道了,娘!”…

*—*

涂溪把小细作涂九郎撵出去继续数蚂蚁后,就跟娘讲从县城带回来的那些东西的安排。

紧接着就是告状了。

老冯氏怎么也没想到老大媳妇在老闺女身上下了那么大的血本。

一个闺女而已,竟花了那么多的钱,有这个钱还不如给她老婆子存着。

涂溪可不知道老娘心里在想什么,但还是存了个心眼,没把自己接的绣活值多少钱告诉对方。

因为她深知娘对家里的钱有很强的掌控欲。

涂老头见涂渠过来了,开口第一句就是:“老四,猎物卖出去了?卖了多少钱?”

“爹,别提了,我连大嫂打了什么猎物都不知道,又怎么会知道猎物卖了多少钱……”

众人花了近一刻钟,听完他的长话短说后,得出一个结论:大房很有钱!

不然怎么会在涂溪身上花费超过65两银子,又捡一个小乞丐回来呢?

他们每房都有儿子,恨不得能把那小乞丐的位置取而代之,让小乞丐从哪来回哪去。

“行了,先回去,把猪肉分出来,再去一一通知。”

曲溪县!

午后,任晚秋拿钱给小简去租车。

其实家里有一辆马车,但打算留给涂少墨他们几个明日用吧。

他们也不是直达,需要到镇上再转车。

也可以一步到位直接到落霞村家门口,不过没那必要,若是耽误人家返程赶不及进城门了,下次租车就不容易了。

与人方便,也是与己方便!

他们一家三口到了磐石镇,先是去粮店对比了一下价格。

确实是镇上更便宜,还好任晚秋忍住没在县城里大买特买,不然就得多花不少冤枉钱。

于是,她果断地交付了定金,下了个货到付款的大单。

至于调味品和花生瓜子酒那些,还是得等第二日再来买,缺的东西还多着呢,时间却不早了。

正准备去刘屠夫那预订猪肉时,统子又派任务了:“宿主,你忘了,你就是猎户,这猪肉钱完全可以省了。”

“又进深山?”她觉得和小命比起来,土猪肉真心不贵。

除非直接让她在天坑里捡肉,但她不确定自己有这锦鲤体质。

真是实名制羡慕那些从末世穿越过来的小伙伴们,一个精神力过去,野猪倒一片,爽死了。

“野猪可是连地下的松露、冬笋、葛根和山药等等都不放过,眼瞅着秋收就要到了,落霞村山里的野猪群自然也会闻着味偷偷下山吃地上的自助餐。


要为两儿子以后能上学高兴吧,可最贵的笔墨纸砚还没着落。

但问爹娘要吧,二老多半会翻脸,还不准孩子们上学。

他们也只能把两个儿子(三郎涂少杰年12、五郎涂少华7岁)的文房四宝的花销寄希望于两个闺女身上,希望她们以后跟着她们老姑认真学习绣工,能绣出点名堂来吧。

这可是她们大伯娘花了65两银子让她们老姑从县城学回来的手艺。

两口子还自私地希望,幺妹能晚点嫁人就好了,起码得把二妹(涂筱雨年11)和三妹(涂筱露9岁)教出师再许人家出嫁。

当然,他们两口子也会把两个闺女多留几年再许人家,至少要等她们把她们的嫡亲嫂嫂和嫡亲弟妹带出来才行。

他们两口子,以后就等着跟爹娘一样享清福了。

*—*

三房的涂江和常氏其实想的和二房差不太多。

他们俩口子是生了两个闺女(四妹涂筱雪8岁、五妹涂筱霜6岁),才得一个宝贝儿子(七郎涂少强5岁)。

自然是希望儿子以后出息了,能带他们走出落霞村。

指望大房一家带飞,明显是不太可能了,他们恨不得三房沾不到一点的光。

明明很有钱,却要在他们面前装穷,大房随随便便漏点,都是他们可望不可及的。

万幸他俩就一个儿子,年纪又还小,可以先攒攒钱再送村学,他们要给就给孩子最好的。

没有笔墨纸砚那怎么能行?他们家龙蛋以后可是要考状元的。

*—*

四房的涂湛和小冯氏明显愁得很。

俩人育有三个儿子,分别是:六郎涂少松今年6岁,八郎涂少柏4岁,九郎涂少竹3岁。

在乡下,干农活确实是儿子越多越好。

但是说到读书识字,在家里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那他们三兄弟就成竞争关系了。

现在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还好不是三胞胎,有年龄差,如果六郎没读书天赋,就换八郎来,八郎不行就换九郎。

他们儿子多,就不信三个都不成。

真羡慕大房,有钱真好,三个一起送私塾,都读了好几年了,也没见读出个什么名堂来,还继续送。

真是不把钱当钱花。

涂渠现在一想到三个臭小子头就大:“媳妇,咱们听娘的,再生两三个闺女出来分担分担。”

“我的肚子可生不出赔钱货!”

“哪是赔钱货,那是金凤凰,儿子才是赔钱货。”

小冯氏板着脸较真道:“儿子哪里是赔钱货了?”

“行行行,不是不是,咱生两三个赔钱货出来供养她们哥哥们读书考状元。”

“这还差不多!”

涂渠无奈地摇了摇头,明明媳妇小时候也是深受重男轻女的伤害,现在当了娘,竟也成了重男轻女的帮凶。

他是男人,重男轻女自然是对他有利,但现在不是儿子多压力大嘛?

有个闺女就好了!

不,闺女多多益善。

真心羡慕村里有七仙女的那一家。

*—*

涂溪后面还是没把衣箱腾出来,还给任晚秋或涂筱碧。

就大嫂那大手大脚的败家娘们模样,她要等到猴年马月才能当绣坊管事?

就算当上了,还得被大嫂和大侄女呼来唤去的。

她还不如自己攒钱开绣坊,自己既当东家又当管事,这不香么?

晚点她得和娘取取经,学习怎么攒钱。

第二日!

任晚秋的统子牌闹钟响得比老冯氏还更早。

“宿主,起床签到咯!”

“唉,我这劳累命哟~”


涂筱碧抢答道:“娘,是老姑听信了刚刚那位楚姑娘的彩虹屁,打着爹的旗号和绣坊管事提出要离开。”

“我只是和管事说我不干了,大妹你跟着我回来做什么?”

“老姑你没有契约精神,得罪了管事,留下我在那被人欺负和嘲笑吗?这是我家,我想回就回。”

涂溪轻哼一声:“涂大妹,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早就不想在那干了,你还把错怪在莲儿妹妹身上。”

“你才认识她几天,就护上了,你和她哥八字还没一撇呢!”

任晚秋脑袋又开始嗡嗡响了,一人一鸡毛掸子,就安静了下来。

“吵什么吵?”

痛感慢了半拍的涂溪一脸不可置信:“任晚秋,你居然敢打我?”

“长嫂如母,怎么打不得?就算娘在这我也照打不误。”

这个小姑子留不得,连名带姓喊她,这一山注定容不了二虎。

统子幸灾乐祸:“宿主,你惨了!”

“为什么?”

紧接着任晚秋就见涂溪如川剧变脸,欢呼雀跃道:“大嫂,娘以前就说了,我以后的嫁妆由你来置办。”

“娘还在呢,我最多给你添一床被子。”

她就是那么的双标,打你的时候是长嫂如母,掏钱的时候就是娘还活着。

“你刚刚明明都说了长嫂如母,大嫂,你把这院子买下来给我做嫁妆,成不成?”如果是大侄女开口,她相信大嫂肯定会答应。

任晚清认认真真地盯着这小姑子看了好一会,果真是长得丑,想得倒美:

“没问题,长嫂如母,我会给你寻个能给聘礼丰厚的商贾,再用聘礼把这院子买下来给你当嫁妆,你放心好了,那聘礼我不贪分毫。”

如果把聘礼给老冯氏,那就说不定了,老冯氏宠爱女儿,也只是把宠爱外包给大房去执行,但聘礼可是实打实的肉包子。

“我才不要嫁商人,我未来的夫君肯定也是读书人,我以后还要做官太太。”

她选择性忽视小姑子的话,转头问涂筱碧:“大妹,你刚说你老姑和谁八字还没一撇?”

“是楚姑娘的哥哥,楚秀才!

娘,你是不知道楚姑娘昨晚还在我们家过夜,和小姑睡一个被窝,我在隔壁都听到楚姑娘夸娘治家有方,用花圃种菜,有荷塘不养锦鲤,偏养能吃不能看的鱼和虾。

她还说如果这院子给她来住,她弄不来我们家这烟火气,但肯定会鸟语花香蝴蝶自来。

老姑附和她,说娘您大字不识一个,肯定就只知道吃吃喝喝了。”

涂溪恼羞成怒:“涂大妹,你给我闭嘴!”

任晚秋知道这两个人没一个好的,但心还是偏向原主生的。

更何况,这小姑子是真心瞧不上原主。

不能给她补心眼了,向外的恋爱脑,补了心眼也只会用来对付他们大房。

难怪统子说家要被偷了。

“行了,吵够了就收拾收拾自己,一会我带你们去绣坊给管事赔礼道歉。”

涂筱碧谨慎地确认道:“娘,真的就只是赔礼道歉?”

“嗯,不然呢?你还想回去?”

她摇了摇头:“娘,我不想回去了,在那好累,眼睛也好疼,晚上睡大通铺有人磨牙、有人说梦话,睡也睡不好。”

“辛苦大妹了,学艺之路都是如此,爹娘送你去当学徒,只是想让你以后多一个选择也多一条退路。

那绣坊的东家同时还是县里和县下镇上各布庄的东家。

道了歉,日后也好相见,你们消遣时间做出来的绣品,也还能拿去换钱攒着当压箱底。”

“娘,我知道了。”

*—*

任晚秋带着姑侄俩出门前,还对荷塘里的老四两口子说了声会把他们锁在家里。

小冯氏羡慕嫉妒恨地看着她们离去的背影:“当家的,这里房间那么多,要不我们在城里找份工,再把孩子们带来城里读书识字?”

“你信不信,我们一来,大嫂就跑了?到时房租你负担得起吗?”

“叫大哥大嫂买下来不就成了?每月交房租多不划算!”

涂渠白了这大聪明一眼:“你以为大嫂不知道?大哥进京赶考的路费都没着落呢,还买院子。”

“没着落,他们一家还都窝城里不回村,这不是故意拖大哥的后腿吗?”她做梦都想看到大房一家灰溜溜地从城里回来,到田地里讨食的场景。

“村里有什么好的,你都想往城里跑,他们在城里待惯了的,又怎么会甘愿回村里去。”

“你今天怎么回事,冲我发什么火?我这还不是为了我们四房好。”

“是不是,你心里清楚。”


那会大哥也刚娶了大嫂,所以他跟风也找了一个回来拜堂成亲。

然后的然后,就是一向疼他的爹娘还因此打了他。

最后的最后,小冯氏还是被留了下来。

所以他那老丈人不来打秋风都算好了,怎么可能会随礼?

“爹娘,你们放心,我们只拿我们大房人际交往的随礼,还礼也是我们去还。”

涂老头深吸一口气,咬咬牙道:“行,随你吧,家里帮不了你太多,希望耽误不了你进京赶考。”

“多谢爹的理解与支持!”

老冯氏总感觉是不是太巧了:“老大媳妇,你不是还管人借了二百两?”

任晚秋一副债多不怕虱子痒的语气回道:“娘,那没事,别人不催,我就不还。还欠着,对方还能常收到我打的猎物,还了我可就不一定还送了。”

“……”

“如果娘愿意借钱给我去还,省下来的那猎物就往咱家送。”

老冯氏没好气道:“那你还是送别人吧,家里哪有钱借你还钱。”

老头子都没点头,她哪敢动钱。

虽然这些年,钱都是她在管着,但这些钱怎么花,还真由不得她来作主。

任晚秋今晚一见,笃定二老晚年生活会过得有滋有味的。

那些个养老钱被子女哄哄就被骗光光老人,结局那才叫一个惨。

心疼巨婴子女,倒霉一辈子。

*—*

通过拆屋,达到开窗目的/的大房两口子,洗漱过后,便心情美美地倒头就睡。

但一个屋檐下的另外几口子可睡不着。

二老回味过来,似乎被涂湛和任晚秋耍了。

涂老头叹气道:“老大现在也跟我们玩心眼了。”

“都有小家了,哪可能不为小家着想?老头子,老大媳妇订粮食那就要花好几十两银子,明天还要准备一大堆的东西,哪样不要花钱?我光想想就心疼。”

如果让她负责采买,她怕自己受不了这刺激。

她也就适合攒钱,花钱真不是她擅长的事。

“大房缺钱,肯定也是真缺钱;但他们有钱,也是真有钱,不然也不会处处傻大方。

唉,读个书真费钱,读不出来浪费钱,读出来了更费钱!

对于咱们这些地里刨食的泥腿子来讲,读书就是个无底洞,怎么都填不满,还真不如不读。

咱们落霞村有老大一个读书人就够了,没人敢欺压了。”再多,也难培养出来。

老冯氏不禁把另外三个儿子拉出来反复鞭尸:“老二老三老四也不知道是不是脑子被屎糊了,咱们家什么条件,还想读书?他们还小的时候,老大在后面追着教,他们就知道往外躲,现在光看到他们大哥读出来了,就想着他们儿子读书了便能有出息,都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他们自己脑袋瓜子都不行,生出来能行吗?”

“他们哪里是脑子被屎糊了,还不是就想占老大两口子的便宜,现在便宜占到了,只怕还是不满足,当初我就说了,这口子不能开。”

“唉,以后村学有了,花钱的地方只怕多着呢。”

“他们不用科举,就不用给买笔墨纸砚,用棍子在沙框里练或者用手沾水在石板上写,以前老大就是这么过来的。”

他相信老大两口子以后不会常回来了。

这样也挺好的。

另外三房也不用总惦记城里了。

等其他孙儿们把读书热情消耗完,就会认命乖乖下地干活了。

二房的涂海和媳妇孟氏相互交换完信息差后,心情很是复杂。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