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就这这么一点点小浪花,就足够了。
随着这句话落下,画面再次一变。
“发愤图强是中华民族的本性,绝无出路是腐朽的覆灭的必然下场。”
“实心实力,廉政为本,精核为用,先自立于不败之地,始终不移,庶几可大可久。”
朝堂之上,身穿清堂官僚衣的文华殿大学士,正弯腰鞠躬,向慈禧太后上书觐见。
李鸿章,世人多称‘李中堂’,‘李二先生’。
天底下最容易的事就是做官。做官无他,只是莫作怪。
李鸿章成立淮军,先后创办江南制造局、轮船招商局、魔都机器织布局和魔都广方言馆等洋务机构,开创‘洋务改革’派。
更一改湘军旧制,转而学习洋人军队,实现冷兵器向洋枪洋炮的转变。
太平天国之后,还招降纳叛,兼收并蓄,收扩地方军,筹备海防。
留学,成了大势所趋。
1875年,第一批海军留学生出国留学。
浩瀚的大海,波涛汹涌。
一艘艘巨轮破开海面,驶向未知的远方。
船上的甲板上,站着一群不过十来岁的少年,他们迎着海风眺望远方,像在眺望那未知的国运。
可眼里,依旧带着深邃,充满希望。
忽然,一位少年坚毅自语:“此去西洋,深知中国自强之计,舍此无所他求。背负国家之未来,取尽洋人之科学。赴七万里长途,别祖国父母之邦,奋然无悔。”
他叫刘步蟾,和他同一批的林泰曾、严复听到这句话,内心无一不掀起惊涛骇浪。
而船上的另一处甲板,亦有一位少年静静矗立。
大海翻波,船只亦东倒西歪,正如他所在的大国,风雨飘摇。
站了一会儿,邓世昌就回去了。
这一去,他们身上的担子太重了,肩负着这个国家的未来。
也许有了巨型战舰。
有了洋枪洋炮。
国就有希望了吧?
旧秩序正在一点点崩坏,新秩序,正在一点点建立……
由他们建立!
“我等要振兴中华,这才是我们这一辈该做的事!”
这一刻的刘步蟾、严复、邓世昌等人,心中豪情万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