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灭周王室,是承担了很大的舆论压力的。
驺奉适时出场,秦尚黑,为水德,代周者,秦也!
同时驺奉以五德终始说,邹子始终,等相关书籍作为理论依据,对秦国灭周的舆论以及正确性起到了极大的辅助作用。
也解释了秦朝一统天下的合理性。
能称子者,基本上他们的思想都能被拿来引用解释政权的合理性了。
秦克周之时并非没有异议,没有舆论压力。
毕竟周王室再怎么吉祥物,也存在了八百年!
那可是八百年!
驺奉当时可以说是一人独战天下名士,在驺奉带领下的阴阳家为秦国分担了极大的火力。
作为回报,阴阳家的核心理论得到了秦国官方背书,大九州正式能够被拿起来和九州说相提并论,始皇帝亲自承认五德始终说。
不太能打的阴阳家,因为驺奉的选择,突然就变得能打起来。
始皇帝并不是一个不会回报的人。
如今许多年过去,驺奉早已经功成引退,隐居故乡齐地,不问世事,安心教授弟子。
驺奉的上书始皇帝看过,还特意派人复制了一份赵泗带来的世界地图和海图给驺奉送去。
听蒙毅再次提起,始皇帝瞬间清晰。
驺奉!
阴阳家!
大九州!
学术的争端都是你死我活,如果有机会干死九州说,阴阳家必然会不遗余力。
(今天当一次懒狗,只有一更,昨天熬夜打游戏了,有点不再状态,而且也到剧情转折期了,我想一想后续剧情怎么展开。)
九州说,源来已久。
至于来源也因为太过久远无法分辨,逐渐被各家各派采纳吸收。
渐渐的,九州说经过各家的修改补充,成为了公认的地理概述。
在诸子百家几乎全部承认九州说的情况下,驺衍提出的大九州说,在最开始,是有些离经叛道的。
生于齐地,长于海边的驺衍天生就对世界有着不一样的幻想,故而有了大九州说,只是此学说一直不被主流学派所承认,和邹衍的五德终始说相比,有些名声不显。
直到秦立国以后,阴阳家以五德终始阐述秦代周的合理性,邹衍的五德终始说才真正的名声大噪,阴阳家为因此排在诸子百家前列。
因为大秦的军功爵制度,大九州说也被大秦官方认可,只是相比较于根深蒂固的九州说,大九州说一直得不到主流学派的承认,迄今为止,大多也是阴阳家弟子信奉大九州说,并立志为其补充,想要让大九州说成为诸夏之地的地理概述理论指导。
可惜迄今为止依旧无法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