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梅峰肖冰的现代都市小说《云上于天高质量小说阅读》,由网络作家“穿梭银河”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推荐《云上于天》,现已完结,主要人物是梅峰肖冰,文章的原创作者叫做“穿梭银河”,非常的有看点,小说精彩剧情讲述的是:一本不知所谓的扑该仔书,作者心灰意冷,为爱发电。就当练笔了,还不够五十字?还不够五十字?还不够五十字?...
《云上于天高质量小说阅读》精彩片段
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小和尚。
小和尚还不是小和尚,因为还没有受戒只是个小沙弥。
他自小从山上长大,活泼外向,向往着山下的繁华,闲不住的小沙弥和周边山下的各个村镇早就混的极熟,方圆十里的婚丧嫁娶也都喜欢小沙弥的造访。
小沙弥不知道自己父母是谁,小时候也好奇问过师父,可师父总没个正形,今天说是自己早年做行僧的时候路过穷苦人家时,看到家徒西壁且父母重病不久人世动了恻隐之心,把小沙弥酸的自怜自艾哭了好几天,过几天又说自己是富贵人家得罪官府后被逼的家破人亡无法立足,逃出本地把孩子寄养在庙里,然后又说自己是贵人私生子。。。。总之怎么离奇怎么来,各种版本还不带重样。
总之,小沙弥的身世看师父心情,哪天有酒有肉身世就好,苦兮兮全素宴就是身世凄凉。
庙里还有一位大和尚,大和尚也不修成佛,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割舍不掉红尘牵挂,修心意,达不达彼岸不重要,所以从来不守戒律,荤素不忌,总是用香客布施的钱买酒吃肉,三头两头醉倒梦乡。
大和尚不修禅,看书喜欢经史子集,通俗小说,仙侠演义更是来者不忌,甚至街面上的艳俗淫曲也都能看下去,但是和尚不喜欢念经,时不时下山做法事充场面也只是为了事后混酒肉,若有人布施钱财则是善莫大焉。
装模作样坐在那,嘴里絮絮叨叨念着经,心思胡乱的飞向桌上酒肉,乡民淳朴,早习惯了这位中年和尚披着袈裟在酒桌上吆五喝六,善哉善哉,阿弥陀佛。
庙里就这两个对佛门清净心猿意马的和尚沙弥,自然也谈不上谁训诫谁,就这样自由自在很多年。
这一天,小沙弥大清早就下山,到村里和牧童疯了一天,日落西山才姗姗而归,跨入山门却西处没有看到师父,想必又出去喝酒了,小沙弥也不在意,自顾自舀米做饭,切好李大娘送的腊肉,去门外柴堆抽柴生火。
小庙北边是一片绝壁,不知多少年的瀑布冲刷下,将崖间石壁磨砂的极为光滑,真正的滑不留手,绝非人力可以攀爬,崖间有个极为狭窄的崖坪,此时一个光头大和尚未穿袈裟反而一袭白衣站在山涧瀑布边,负手凝望着奔流水帘怔怔出神。
一个戴冠的道人低着头摆弄一方暗红色檀木棋秤。
“十年了,该落子了”戴冠道人略有停顿,举手执黑,先落一子。
大和尚面色寒霜地站在悬崖边,望着挂在悬崖边的瀑布,皱了皱眉道:“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我明白总要走这一步,但现在落子是否为时尚早?”
戴冠道人就像没听到他的话,黯然无语,看了一眼对面的檀木棋盒,也不见如何动静,对坐的棋盒缓缓升起一颗白棋,轻羽般缓缓飘到大和尚身前。
白衣和尚半晌才微微侧目,挑眉凝望许久,伸手捏住白棋,往前一抛,洁白如玉的棋子便顺着瀑布平稳的落下悬崖。
悬崖看起来起码两百丈,白衣和尚站在悬崖中间崖洞,崖下还有一百来丈,一个巨大的圆形石在树木杂草掩盖中若隐若现,圆石周围都是树木丛林,只有圆心部分被激流冲击得很是干净,隐隐有很多奇怪的线条镌刻其中。
从远处看去,飞流首下的束流裹挟着那颗平稳的棋子流入阵中,不知流往何方,显然石心大洞下方还有一个巨大空间,远远看去水流瀑布和崖底大阵赫然组成了一个巨大的组合,像一个规模宏大的日冕。
日落时分,小沙弥做好饭菜,放好碗筷。
又从佛龛坐下找出一壶师父尘封己久藏酒,平时师父都比较随意,不在乎酒的粗劣好坏,闹酒荒的时候乡民私酿的土酒也来之不拒,但并不代表师父没有好酒,这壶神秘的老酒酿师傅说小沙弥出生前就有了,以往师父老是说算馋死都不会动的藏酒,不知为何,早上出门前师父却郑重其事交代小沙弥晚上把酒拿出来。
哒哒的木屐不紧不慢的踱到山门前,悄立片刻走入膳房,白衣僧人显得心事重重,他一把拿起那壶酒,拍开封泥,走到门槛边便坐了下来,招招手,小沙弥立刻搬起不大的方形餐桌,很没规矩的放在门槛边,自己则叉开腿横骑坐在门槛上。
这是师徒两都很喜欢的吃饭方式,坐在膳房门口可以边吃饭边欣赏山间落霞,红艳艳的火烧云像骏马像熊瞎子,像色彩斑斓的鱼,像凤傲九天的凤凰,翙翙其羽好看极了。
然而大和尚今天明显心不在焉,他蹲坐在门槛上,不知在想什么,左手慢慢摩拭这一串血红的佛珠,对着小沙弥道:“圆净,你可知道你为什么法号叫圆净?”小沙弥摇摇头,事实上,这个名字他很陌生,师父从未这么叫过他,他自己甚至压根不记得自己有这么个法号。
“ 圆净,破镜重圆,这当然不是指的是芸芸众生相依不相守的夫妻,而是你天生天残地缺,你需要找回那部分缺失的东西。”
小沙弥浑然不知所谓,只觉得今天师父非常奇怪。
自己不缺胳膊不缺腿,眼耳鼻都在,为何说自己天残地缺?
他小心地看向师父道:“师父,弟子不明白”大和尚肃着脸,站起来走到饭桌前,轻抚小沙弥的头顶,发觉前几天刚剃干净的头顶又执着的冒出青色的发梢,不禁莞尔,笑出声来道:不懂没关系,走出去就明白了。
“自小我就告诉你,师父也有师父,他己经圆寂很久了。
而他的生前托付给为师的宏愿,为师只完成一半,现在,我也得出发完成另一半。”
小沙弥还小,懵懵懂懂的道:“师父不能带我一起去吗?”
大和尚缓缓摇头,将小沙弥胸前的佛珠摘下道:“你还太小,为师这次任务非常危险,可能很长时间没法见你了,我给你找了个师父,你暂且跟着他修行。
等为师办完事,自去寻你可是我还没有受戒”小沙弥突然冒出这么一句,啜泣道:“我懂得,和尚还没有受戒就不算和尚,师父,你给我点残香吧”俗家人出家为僧,按照佛门戒律规定,必须落发染衣,以示从此脱离红尘烦恼业障,需要举办仪式接受佛教戒律,就叫受戒,佛教戒律分五戒,八戒,十戒各不相同,还有具足戒,首届是在头顶点上几个塔形残香头,让其燃烧结束,表达以肉身作香,燃点敬佛祖之意,留下的疤痕就叫戒疤。
小沙弥此时提出要受戒点疤,倒不是真的想象师父那样成为一个真正的和尚,只是因为看到此时离去之事不可避免,想利用受戒仪式来拖延时间而己。
白衣中年和尚自然明白他的意思,心中一暖,明知道此时分别对彼此都好,小和尚能有更好的前程,广阔的天地,远大的目标,但分别在即,也掩饰不住的心中泛酸难过。
只不过他不能表现出来,当下微微一笑道:佛门讲究西大皆空,色蕴,受蕴,行蕴,想蕴,识蕴五蕴,十二缘法。
你还太小,都没入世怎么能先出世?
凡事有因才有果,有拿起才能放下。
先去好好学习本领,学会入世之法,真正走入芸芸众生,踏入红尘。
将来你脚踏俗世与佛海两岸如果依旧眷恋佛缘出世,自然有佛引渡你,由你与引渡苦难的众生。
他边说边将小沙弥的佛珠穿绳解开,从袖口拿出三颗血红色的珠子仔细串联其中。
18颗晶莹剔透黄橙橙的佛珠多了三颗赤红的佛珠,顿时颜色纷杂,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小沙弥沉浸在离别的痛苦中,他泪流满面抱住大和尚的胳膊说什么也不愿意松手。
就在此时,一个戴冠道人,从山后竹林里慢慢出来,看着白衣和尚郑重将佛珠穿过小沙弥脖颈。
眯起眼睛。
觉得林间蝉鸣特别烦人,或者说那边小沙弥梨花带雨的哭声非常聒噪。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