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程福儿赵绣玉的现代都市小说《古代出府丫鬟种田记精品推荐》,由网络作家“跃入山海”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以古代言情为叙事背景的小说《古代出府丫鬟种田记》是很多网友在关注的一部言情佳作,“跃入山海”大大创作,程福儿赵绣玉两位主人公之间的故事让人看后流连忘返,梗概:【种田养崽土著女主无金手指发家致富】程福儿意外被卖做了十年丫鬟,终于用一道疤换了自由身出府。归家后发现家中巨变,入狱的阿兄,病弱的嫂子,哑巴侄子,破败的连个铁锅都没有的家…程福儿摆摆手,这都不算什么,只要家还在一切都会有的。利用前十年为奴的见闻,她卖草药,做盘扣,从吃得起米开始,买了铁锅,修了房子……原想着开个绣楼安稳一生,但天灾不断,事事无常,不过这都不耽误程福儿一路发家致富!...
《古代出府丫鬟种田记精品推荐》精彩片段
赵绣玉闻声看去:“通草?
下乳通乳的通草?
只听说过,没想到就是长在咱们这的泡通,只是它也不是白色的啊?”
通草常常用作妇人生产后通乳的药材,赵绣玉先前在同村的刘家媳妇那见过,但完全不像眼前这株植物那样。
“嫂子,这通草入药的部分其实是其中的茎髓,就是这个。”
程福儿将通草掰下来,去掉首尾两段,又找了个细一点的木棍,对准通草杆的中间一捅,一根细长的白色通草茎髓就蹦出来了。
“小姑好厉害!”
钝钝看着通草“突”的一下飞出来觉得好玩的拍手。
赵绣玉端详着通草连连点头:“原来是入药的事这泡通芯,阿福懂得真多。”
程福儿笑了下,在胡家做丫鬟的时候,府里大夫人有孕她跟着府医煎药才知道,原来通草是就是长在她家后山上的泡通。
“嫂子,我们多采一点,回头晒干问问县里的药铺收不收。”
程福儿说着就开始动手。
连着周围百步的范围几人将通草采了个遍,两小只别看年纪还小,都是格外懂事的孩子,粥粥钝钝也在一旁帮着装筐。
这次上山收获颇丰,至少这几天要吃的菜是不缺了,但是主食无论是米还是面都要靠银钱买,总要找到个赚钱的方法。
到了家,几人开始收拾起野菜,程福儿教着赵绣玉处理通草。
“要不是去年又是干旱又是雪灾的,咱家也能存下些粮食,何至于现在为米面发愁。”
“嫂子手里还有多少银钱?”
“不过二十三文。”
程福儿皱了皱眉,她也就是西百一十六文,跟嫂子的加起来还不到半两银子...嫂子晚上咳得厉害,上山时不过走了百步就气喘吁吁,粥粥的嗓子...这些都要钱。
听牛婶说,阿兄这十年里每年都有大半年的时间不在家,他们这样的普通百姓出一次门少不得花费,要不是为了找她,阿兄一家应该会过得很好的...不说远的了,在雨期来临前将北屋的屋顶和厨屋的后墙修好才行,不知道雇人要多少银钱...程福儿深吸了口气,打起了精神:“嫂子,我从锦州带回来了一些东西。”
她回屋翻出包袱,一一展示了出来。
赵绣玉拿起一对精巧的梅花样物件不由得发出了惊呼:“这是纽襻?
锦州的贵人都用这样好看的样式!”
“这是盘扣,就这样的花样子还是用在主腰上的,要是用在外裳上的则更精巧。”
梅花样的盘扣是用杨妃色的丝布制成的,扭成五朵花瓣的样子用针线缝制,两朵花组成一对。
程福儿一边解释一边展示其他的样子:“还有盘香扣,填芯扣和嵌丝硬花扣,要说样子那就更多了,有鲜花样子的比如菊花扣,花蕾扣,水仙扣,还有柳叶扣,春燕扣,要是吉祥寓意的则要更多,什么双耳结扣,双喜结扣,方胜纹扣......这些都不难,嫂子,跟我一起做盘扣吧,在锦州妇人小姐们多追求时兴样式的盘扣为荣,我想在咱们岭北也不例外。”
“行,只要阿福说行嫂子就能做。”
程福儿点头,不过脸上多了几分正色她接着说道:“只是这罗布价高,这盘扣的成本咱们现在拿不出来,先多采一些通草攒一攒本钱。”
她做婢女这些年,不说别的,这闺房小姐内宅女眷喜欢的东西,她会做不少。
从锦州一路上见了不少妇人,但在岭北这边还没见到有盘扣样子,想来是有销路的。
赵绣玉比着样子找来彩线正要动手学,忽然余光瞧见门口闪过一道身影。
手比脑子反应快将程福儿展示的东西一下子收了起来,板着脸出去了。
“二娘怎么来了?”
来人正是程福儿的继母李翠,当时程贵在元妻丧期未满一月就娶她进了门,说是要照顾年幼的程福儿,但实际上从头到尾没喂过她一顿饭。
李翠探着脑袋望屋里看,首勾勾地盯着程福儿的手,心想刚刚那是什么装了什么的包袱一闪而过。
赵绣玉比程福儿更了解这位继婆婆,尖酸好占便宜,雁过都要拔毛的人。
“二娘今来到底想干嘛?”
“福儿这不是回来了吗,我来看看,说来她也是该叫我一声二娘的,怎么回来一天来都不来拜见长辈?”
赵绣玉提起一边的嘴角冷笑了下:“呵——难得二娘还记得自己是长辈,媳妇去年要饿死的时候,你可是连个菜叶子都不给,您跟公公两人还真是难得的佳配。”
程福儿看着忽然变了态度的嫂子心中暗喜,嫂子原来这样厉害,差点被之前她病弱的样子给骗了,钝钝那孩子怕是就像她。
程福儿做好表情向眼前人扑了上去:“哟!
这是我的二娘!
二娘你可来了,我这刚回家,家中的昨天借来的米,眼瞧着就要见底,二娘可要帮帮我们。
福儿脸上的这疤,二娘也要想办法救救我,福儿回家以后就要仰仗二娘了,呜呜——”这叽里咕噜一串让李翠惊悚的话,吓得她后退了好几步。
瞧着眼前不复从前好样子的程福儿,李翠心生厌恶,原想着她丈夫能卖程福儿一次就能卖第二次,地上捡金子一般的买卖谁不想要。
可这毁容又大龄的女人谁要,李翠歇了卖人的心思,只想躲远点:“福儿可别二娘长二娘短的,你爹早死几年了,分了家就断了亲,你家的脏事烂事可别往我身上沾。”
说完便皱着眉摆着手走了,像是不想沾上晦气的模样。
程福儿眼底的深色浅了些,可惜程贵死的那样早,她在那深宅中学会的那些手段竟用不上了...打发走了李翠,程福儿和赵绣玉便开始忙活了起来。
通草芯取出后摆在阳光下晒干,照这个日头不过一天就能晒好。
万溪村村北靠山,刚好她家就在最北面,这附近就她家一户,进山也方便可以避人耳目。
趁着日光,两人又进了一次山,背着满满两筐通草回了家。
晚饭因为有了蘑菇和野菜,米便可以少放一些。
钝钝和粥粥帮着洗菜烧火,不一会儿菌菇肉粥和两盘凉拌野菜就出锅了。
只是家里除了一点盐巴其他什么调料都没有,要是加上点酱油和醋,这野菜的味道定能赶上县里的酒楼。
米袋的米还剩一顿饭的量,明天程福儿打算和嫂子去一趟县城。
村里人谁家的米都是金贵的,便是出钱也不一定能买到,想要买米只能去县里。
再说欠着牛婶的两斤米还没有还,这件事一首记在程福儿心里。
希望通草能卖上价钱吧......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