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片文学网 > 现代都市 > 爹,没事别谋反,儿子要替你填坑的畅读精品小说
现代都市连载
《爹,没事别谋反,儿子要替你填坑的》是难得一见的高质量好文,李昭李昆是作者“大千飞雪”笔下的关键人物,精彩桥段值得一看:为何要逃?因为谋反失败了。一想起这事,他就气不打一处来。他原本是二十一世纪的一名公司高管,恰好和原身同名,不小心出了车祸,然后莫名其妙穿越到了这个陌生的时代。而原身昨天急着赶路,不慎跌落马下,撞到了脑袋。等醒来后,他已经在逃命的路上了。因为父亲逼宫失败,一行人被逼近进了大山,自此占山为王,他决定白手起家……...
主角:李昭李昆 更新:2024-05-02 19:14: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昭李昆的现代都市小说《爹,没事别谋反,儿子要替你填坑的畅读精品小说》,由网络作家“大千飞雪”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爹,没事别谋反,儿子要替你填坑的》是难得一见的高质量好文,李昭李昆是作者“大千飞雪”笔下的关键人物,精彩桥段值得一看:为何要逃?因为谋反失败了。一想起这事,他就气不打一处来。他原本是二十一世纪的一名公司高管,恰好和原身同名,不小心出了车祸,然后莫名其妙穿越到了这个陌生的时代。而原身昨天急着赶路,不慎跌落马下,撞到了脑袋。等醒来后,他已经在逃命的路上了。因为父亲逼宫失败,一行人被逼近进了大山,自此占山为王,他决定白手起家……...
山中粮食基本快要吃完了,两三天后,黑虎岭就会断粮。
李昭告诉所有士兵,如果此战打不赢,大家都会饿死;无论多么困难,也要坚持打下去。
输了,大家一起完蛋;赢了,昭武军将脱胎换骨。
待准备充足后,包括李昭在内,全军八百六十一人,带上长刀、长矛,迎着朝霞,向目的地前进。
走到一半时,李昭令众人原地休息,吃些干粮,恢复体力,然后继续出发。
全军抵达一处山坡时,李昭下令全军趴下隐蔽。刘轩练兵这么久,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士卒动作迅速,且没人敢随意暴露自己。
一个时辰后,手下来报,前方发现一车队,运送十几车木柴,刘轩立刻去做准备。
不一会,车队抵达此处,随行仅十人左右。刘轩一声令下,两队人马迅速前后包抄,将车队众人团团围住。
车队领头人惊骇不已,此路平日里很少有山匪出现,没想到今天会遇到,连忙解释道:“诸位好汉,莫要误会。”又指了指后面马车,道:“好汉请看,这里不是什么贵重东西,只是些寻常木柴。”
刘轩道:“没有误会,木柴可是要送往城外的张家。”
车队领头人神色一紧,意识到这些人目的并不单纯,懦懦道:“是的。”
“你叫什么名字?”
“小人张大梁。”
“你每次向张家运送木柴,是如何进入张家府邸。如实告诉我,你若骗我,立刻取你性命。”刘轩杀气腾腾道。
张大梁显然被吓到,表情惊恐,道:“小人每次将木柴送到张家府邸门口,张府里会有下人出来,将这些木柴搬进府内,小人从未进去过。”
王子辰围着车队看了看,对李昭道:“在下建议,士卒可藏于车内,外面盖上木柴。但这些车最多只能藏五十个士卒,其余士卒在府邸外隐蔽。待张家下人打开大门,车内士卒立刻出来控制大门,引其他人杀入张家。”
“可以!”
刘轩死死盯着张大梁等人,道:“刚才的话,你们也听见了。如你们万一不小心,导致我被提前发现,或者想要告密,第一个死的就是你们。我即使没攻进张家,杀光你们还是轻而易举。若你等愿意配合,事成后会给予重赏,明白吗?”
“小人明白,一定配合。”张大梁连忙道。
于是,五十名昭武军士卒藏于车内,其他人紧跟其后,一同前往张家府邸。
约半个时辰,运送木柴的队伍抵达张家府邸。李昭等人,为了不被站在墙头上家兵发现,躲在远处隐蔽。
张大梁心中万分紧张,故作镇静朝墙头上高喊:“木柴来了,赶紧来搬。”
墙上之人认识张大梁,先确认其身旁只有十几人,大部分是熟面孔,然后迅速通知了府内管家。
不一会,张家大门打开,管家和一些下人走了出来。
管家指着张大梁怒骂道:“今天是怎么回事?为何来的这么晚。下次要还是这样,别想再拿到工钱。”
张大梁低着头,不敢反驳。眼睛时不时瞟向马车,额头冒出不少虚汗。
管家没注意到张大梁的异常,冷哼一声,正要让下人搬运木柴。
就在这时,刘轩突然从木柴中钻出。管家吓了一跳。没给管家反应时间,刘轩抽刀砍倒管家,血溅了张大梁一身,吓得他瘫坐在地。
刘轩怒吼道:“动手!”
其余昭武军士卒迅速从马车中出来,杀向大门。
周围家兵,突遇此等变故,见来者不善,急忙要关上府邸大门。
眼见大门即将关闭,刘轩带人杀到。将大门强行撞开,暂时控制了大门。
在远处隐蔽的李昭见刘轩得手,未有丝毫耽搁,立刻率领身边所有士卒向张家杀去。
李昭跑的很快,因大门前仅有五十名昭武军士卒,担心撑不了多久,必须尽快前去增援。
没想到的是,杨智这么大年纪,竟然跑在李昭前头。这老家伙,高举长刀,一脸的亢奋。
前进中,有数十人被弓弩射中。其中一支弩箭,距李昭仅有半步。即使如此,李昭仍率众快速前进;心中清楚,只有尽快攻入府内,此战才有机会获胜。
打斗声很快引起张府家兵的注意,发现到有外敌入侵,连忙往刘轩处杀去,想要将进入府内的昭武军士卒赶出去。
刘轩见状,未有惧意,死守大门,一步不退,努力为李昭争取时间。虽敌众我寡,但刘轩身边的昭武军士卒,之前皆是雍王府家兵,战斗经验丰富,敢打敢拼。
张氏家兵,平日里借助坚固的防御工事,防守自然没问题。但当敌军冲入府内,却不免有些慌乱,一时无法将刘轩赶出。
刘轩咬紧牙关,身旁昭武军死伤惨重,拼命守住大门。
正当局面危急时,李昭率兵杀到。七百多名昭武军,蜂拥而入。
“守住大门,绝不可放一人出府。此处离柳城不到十里,不可被官兵发现。”李昭急道。
王子辰也参与了此战,率五、六十人守住大门。
周文和刘轩两人,继续带兵攻往府邸深处。两人一身是血,挥刀又快又狠。
李昭战斗力有点弱,跟着众人后面。
家主张高顺,正在卧室床上和小妾调情,一脸的惬意。
耳边隐隐约听到杀声,声音越来越大,脸色剧变。
出屋后,见府邸里已杀作一团,到处都在战斗。
昭武军占据先发优势,经过刘轩长时间的训练,基本熟悉多种刺杀动作;尽管兵器不如张府家兵,却未落下风。若遇对方身着盔甲,长枪则迅速刺向咽喉或脸部。
由于此战爆发的太过突然,一些家兵措手不及,甚至没来得及穿上盔甲,已命丧黄泉。
刘轩杀疯了,那边人多往那边冲。哪怕左臂中了一刀,仍死战不退。
论精锐,张府家兵不可能比得上雍王府家兵;其意志力和战斗力,也只是强过一般的山匪。
随着战死人数越来越多,不少张府家兵害怕了。
杨智冲的太猛,看见了家主张高顺。两眼血红,直接挥刀朝张高顺砍去,连杀数人。吓得张高顺连连后退,急令周围家兵拦住杨智。
李昭略有些诧异,这老家伙竟如此生猛。
杨智年龄即将半百,尚敢如此搏命。这也刺激了其他的昭武军士卒,包括新兵。谁也不愿承认自己不如一老头。
昭武军声势大振,攻势愈加猛烈。
张府家兵步步后退,逐渐开始崩溃。
杨智一直死死盯着张高顺,待其身边家兵四处逃命,找准机会,一刀将张高顺砍翻在地,连求饶的机会都没有,即一命呜呼。
家主张高顺已死,大门又被堵住。府内家兵丧失斗志,或死或降。
李昭见胜局已定,解除家兵武器后,将其分开看押。
心中长舒了一口气,终于打赢了,昭武军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死伤人数接近三百人。
王子辰兴奋跑了过来,“大帅,刚才询问府内掌管钱粮的下人。得知,府内光白银就有二十万两,铜钱和金银珠宝等尚未来得及统计,想来数目也不少,粮食五万石。府邸内还有不少军械,如长刀、弓弩、盔甲之类的。”
李昭狂喜,激动的声音都有些颤抖,“快!快安排人立刻搬回黑虎岭,通通搬走。牛车、马车之类的,全部装满。”
“不对!张家三代人的积攒,绝不止这些。我建议大帅再去张高顺房间里找下,或许有什么暗室。”杨智突然道。
“宋俊,你带人去找下。比方书架、字画、床底下、墙壁之类,该砸的都砸的,务必要找到。”李昭对身旁一人道。
“是。”宋俊抱拳道,然后立刻带人离去。
“这张家是何来历?“李昭好奇道。
“张氏是汉中豪强,家族子弟多有在汉中当官。据说,在齐国朝廷里,一个户部郎中也是张家的人。”杨智道。
“这张府修建的如同一座堡垒,家兵武器精良,可有人在军中从事。”李昭问道。
“张高顺三个儿子,目前都不在府邸内。长子张行元和次子张行茂,目前人在汉中首府南郑,皆在军中任职。是故,若要搞来大批军械,对张家来讲不是什么难事。”
李昭面色疑惑,不解道:“齐国的法律,允许军械流落这些豪强之手?不担心他们造反吗?”
杨智轻蔑一笑,“自然是不允许。王景匹夫也,明知汉中是重地,依然横征暴敛,致使不少汉中百姓落草为寇。汉中无数大山中,还有不少类似黑虎岭这样的山寨,这全都拜王景所致。此人不仅不善民生,对军略更是一窍不通。”
“这样的蠢货,为何能当上汉中刺史。”以前李昭也问过王子辰同样问题,王子辰毕竟是魏国人,对齐国的国情不甚了解。
“王景的亲姐,是当今齐国的王贵妃。王贵妃甚得齐帝喜爱,其生有三皇子。王景经常向三皇子姜宇输送钱粮,三皇子得以收买朝中大臣,争夺太子之位。在王贵妃运筹下,王景成为汉中刺史。且汉中之地,远离齐国都城金陵,易守难攻,近数十年来未有战事发生。至于汉中大山里的穷苦百姓,齐帝即使知道,也不会在意。王景得以坐稳汉中刺史之位。”
原来如此,李昭大致明白了汉中情况。不由多看了杨智几眼,这老家伙这些年来,表面上是在家读书种田,恐怕没有真闲着。
杨智定定看向李昭,眼神里有光,说道:“大帅,汉中可图。”
果然,此人心怀野望。李昭对此倒也不在意,有抱负是好事,只要效忠昭武军即可。
李昭故作为难道:“昭武军寥寥百人而已,别说汉中首府南郑,光柳城就有三千守军。我能否自保尚不可知,岂敢再有非分之想。”
汉中之地一府四县,因汉中靠近魏国。汉中县城的守军人数,一般比其他地方的县城多一些,首府南郑更有数万大军。
李昭的话,杨智自然是不信,李昭怎么看都不是一个安分之人。在魏国时,和父亲雍王积极谋划逼宫,带头攻打东宫,敢拿剑指着魏帝。失败后,逃到齐国,在黑虎岭上收买人心,然后又成立了昭武军。显然,此人所图甚大。
“攻破张府后,所得到的钱粮,足够大帅扩兵数千人。其次,在下建议,无论汉中哪座城池,短期内皆不要攻打。”
“说下去。”
王子辰、刘轩等人也靠了过来,一副颇有兴致的样子。
杨智定了定神,缓缓说出他的想法:“在齐国朝廷看来,只要占据汉中各城,就相当于控制了整个汉中。然而,汉中一半以上的百姓,并不住在城内。因王景残暴,更加剧了百姓逃向城外。有百姓择偏僻处居住,也有人干脆在深山中落草为寇。大帅如要攻打柳城,必会引起齐军的注意。不如将精力放在城外,逐步攻略其他山寨,收纳百姓。如此一来,即不用担心引起齐军注意,也能逐渐扩充实力。”
李昭听完,顿时有所悟。杨智意思很简单,攻打城池不划算,且会引来大批齐军,不如将精力放在城外。这和伟人所说的“农村包围城市”,有相似之处。
李昭心情大妙,对杨智道:“说得好,这次你立下大功,以后可以和刘轩、周文等人一样,带兵打仗,希望你不要让本帅失望。”
杨智满脸的激动,连忙半跪道:“谢大帅信任,末将愿效犬马之劳。”
在没有遇到李昭前,杨智是真不甘心,整日郁郁寡欢。他自认胸有韬略,却无法进入齐国官场。李昭刚上黑虎岭时,杨智一开始是冷眼旁观。直到后来,发现李昭年龄虽不大,手段却是了得,山寨里上上下下,皆很快信服李昭,于是决定为李昭效力。
“不过有件事,你让本帅心中不太高兴。你怂恿我攻打张家,应该是另有目的吧。”李昭不悦道。
杨智心中一叹,果然瞒不下去,“在下惭愧,当初受张高顺陷害,被关在牢狱内,心中恨极了张高顺。”
李昭早已猜到此事,淡淡道:“只此一次,下不为例。”
“是!”
这时,宋俊兴奋的跑了过来,大喊道:“找到密室了。”
小说《爹,没事别谋反,儿子要替你填坑的》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他需要在汉中安插一枚棋子,故没有把宋民元调离。
正当他陷入回忆时,老黄走了过来。
“什么事?”
老黄道:“皇后派人通报,想过几天让七皇子来府邸里玩几天。”
陈晋罕见露出一抹和蔼的笑容,“可以,想来就来吧。”
整个齐国,几乎所有人都以为陈晋支持太子姜成,包括皇帝和太子本人,但他们都错了。
他早在五年前,心中就放弃了对姜成的支持。在陈晋看来,姜成做事高调且鲁莽。最重要的是,姜成和姜宁贤一样,没继位前对他做出种种保证,继位后恐怕会立刻换一副面庞。
陈晋错过一次,他绝不会再犯相同的错误。
这些年来,陈晋表面上为太子姜成出谋划策,暗地里却在为七皇子姜彻铺路。
实际上,年幼的姜彻对此一无所知。
陈晋见老黄没有离开,询问还有何事。
老黄道:“刚刚传来一消息,老将军柳知捷,打算明日向陛下提交辞呈,说要告老还乡。”
别人向陈府里安插密探,陈晋也同样没闲着。为养这些密探,陈府每月花费不下数百两。不过这些钱,对陈家来讲,只是毛毛细雨。
陈晋眼神疑惑,柳知捷已有多年不上朝。不管提不提辞呈,都是同样赋闲在家。况且,柳家祖祖辈辈都是金陵人,还哪门子乡。
陈晋虽是睿智之人,却绝不敢小瞧柳知捷。即使是他父亲,也是忌惮柳知捷。
想了好久,没想清楚是怎么回事,“老黄,你怎么看此事?”
老黄猜测道:“或许,老将军是觉得,汉中将有大事发生。”
陈晋更加迷茫,“只是丢了区区一个柳城,能有什么大事?难道魏军会出兵汉中。”
“这个,老奴就不知了。”
.........................................
杨辛攻占柳城后,加紧招兵买马。万山军兵力从两万多人,急速扩充到了四万人。
杨辛认为兵多不如兵精,每日亲自操练士卒,没有丝毫懈怠。心知王景必会出兵柳城,卢柏良派出不少密探,紧盯官兵各种动向。
有件让他郁闷的事情,李二娘等人攻打东府岭,传回消息说打赢了,但是她身体受了伤,决定先在外面养伤,赵立和杨智也没有回来。
杨辛暂时顾不上这些,他如今主要精力,即面对将要袭来的南郑大军。
此战若胜,万山军将有机会占据整个汉中;若败了,将一蹶不振。
经过数日的准备,聂石千率领一万五千名士卒,从南郑出发,杀向柳城。
聂石千本想再多带些人,被王景拒绝。王景觉得这些兵力,已经足够击败万山军。
消息很快被万山军得知,杨辛召集部下商议此战。
章豹道:“我军有四万人,兵力远超过聂石千,有什么好怕的。”
“不可固守柳城,但若两军正面交锋,官兵更为精锐,我军不一定能获胜。”卢柏良道。
“柏良兄有什么好的想法。”杨辛问道。
“聂石千不懂兵法,未经战阵。可..........。”卢柏良缓缓说出心中计划。
聂石千引兵距离柳城二十里时,有麾下来报,前方出现万山军。
聂石千大喜,他原本担心万山军固守柳城。如今,万山军主动出击,他可一战灭之。
南郑齐军,气势汹汹向万山军杀去。聂石千不知道万山军总兵力多少,见前方士卒有一万人,以为是万山军主力。未有迟疑,亲自率军冲杀。两军交锋不到半个时辰,万山军逐渐不支,开始溃败。聂石千打算带兵追杀,麾下劝道:“周围皆是大山,一旦敌人设伏,我军危矣。”
小说《爹,没事别谋反,儿子要替你填坑的》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无聊的把戏,无非是那位皇子势大,就打压那位皇子。太子姜成和四皇子姜威,背后势力太大,于是齐帝打压他们,扶持其他两位皇子。王景那个蠢货,之所以能成为汉中刺史。并不是因为姜宁贤宠爱王贵妃,而是为了各方力量的平衡。相比美色,姜宁贤最爱的是权利,我说的对吗。”
“大帅英明,正是如此。”沈宁道,他从李昭眼神中,能明显看出一丝不屑。
“齐帝算盘打的很好,却没想到,王景是个蠢货。你说,柳城失守的消息传到金陵,姜宁贤会是什么表情。”
“这个,估计会很精彩吧。”
柳城失守的消息终于传到了金陵,齐帝姜宁贤看着手中的奏折,心中无比恼火。
当他任命王景为汉中刺史时,中书令陈晋、周召鹏等人,明确表达了反对。
陈晋对他讲,汉中和魏国关中接壤,魏帝李齐野心勃勃,早想要吞并汉中;刺史之职,非一般人可以担任。
姜宁贤不顾陈晋等人劝阻,强行让王景成了汉中刺史。因为他用人不当,这才有了柳城之失。此事,必然会影响到他在朝中的威信。
王贵妃跪在他面前,神色黯然。姜宁贤冷冷的看着她,再也没有往日的温情。
这时,中书省又送来一份奏折,是王景写的。
王景在奏折里讲到,柳城太守宋民元横征暴敛,他多次劝阻宋民元要善待百姓。宋民元却仗着他是陈晋的门生,丝毫不加收敛,这才有了柳城之失。另,泸县太守杨明升贪功,擅自派营将王文开出兵,王文开兵败,投降了贼军。王景在奏折里再三保证,十日内必会收复柳城,剿灭贼军。
姜宁贤合上奏折,脸色变了变。王景的这份奏折,真实度有待商榷。但宋民元是陈晋的门生,这事却是不假。
姜宁贤心中有了主意,让人去唤中书省官员和六部尚书。
不一会,众官员来到大殿中。
只见姜宁贤一脸的怒意,对陈晋道:“王景的这份奏折,中书令是否看过呢。”
陈晋缓缓抬头,神情平静如水,说道:“臣看过。”
“这宋民元是怎么回事?朕任命他为柳城太守,他就这么报答朕的吗?”
“这一切皆是微臣的错,臣无能,无识人之明。”
姜宁贤微微一怔,陈晋竟然没有做任何辩解。
“那柳城之事,中书令觉得该如何应对?”姜宁贤逼问道。
“臣以为,汉中有数万精兵。王景定然能平息叛乱,收复柳城。”陈晋淡淡道。
........
朝议散后,礼部右侍郎景芝前往陈府,拜访陈晋。景芝是陈晋一手提拔的,也是太子亲信,让人将他引到书房。
“参见中书令。”景芝行礼道。
“不必多礼,你来我府邸,所为何事?”陈晋问道。
“下官有一事不明,柳城之失,明明是王景的错,大人为何要把过错拦在自己身上。”景芝不解道。
“宋民元确实是我的门生,柳城之失,他难逃其咎。”
“早在三年前,朝廷就有收到地方上的奏折,奏报王景贪财,汉中百姓民不聊生,陛下皆视而不见。”
“所以你想对我说,这都是陛下的错,对吗?”陈晋冷冷道。
景芝一时语塞,陈晋面色不悦,“你想让我当众,指责陛下用人不当吗?”
景芝连忙道:“下官的意思是,王景是三皇子的人。陛下自然是不会错,错的是三皇子。”
“你今天来我这里,是太子让你来的,对吗?”
“太子殿下的意思是,可以借此事打击三皇子。”
小说《爹,没事别谋反,儿子要替你填坑的》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独孤凌追了上来,距离李昭等人,已不到五百步。
李昭大惊,连忙对李齐道:“父王,独孤凌就在后头,我等速度要加快,前面是深山,不利骑兵行动。只要躲进深山里,还有机会。”
李齐面如死灰,喃喃道:“没用的,跑不掉了,我也没力气了。”
李齐确实是累了,不仅是他,所有逃出长安的人,经过日夜奔波,风餐露宿,皆是身心疲惫。
独孤凌认为李齐已无法再逃掉,没有让骑兵大举杀上来。仅派一人过来,此人对李齐道:“末将禁军校尉赵凯,独孤将军有令。如雍王殿下愿意放下兵器,随他回长安,可饶殿下一命。”
李昭见李齐一副惊慌失措的样子,只能替他道:“可否让我等商议一下,不会太久,最多一刻钟。”
赵凯犹豫了下,然后禀告了独孤凌。独孤凌思考片刻,很快同意了李昭的请求。
李昭松了口气,将水壶递给李齐,李齐猛灌了几口,神色逐渐冷静下来。
李昭道:“父王,眼下独孤凌暂时没有行动,我等骑快马,尚有机会逃进深山。”
“没机会了,你不知道独孤凌的厉害。还没有人能从他手上逃掉。”李齐满脸的绝望。
“即使逃不掉,也要逃,绝不能回长安,我们犯下可是逼宫的大罪。如果回到长安,哪怕侥幸不死,也会被圈禁。等陛下驾崩,太子登基后,也不会饶恕我们。”李昭毅然道。
古往今来,逼宫失败者,从来没有好下场。更何况,之前上万人在城内厮杀,死了这么多人,必须有人为此负责。一旦回去,将任人宰割。
“昭儿,放弃吧。我登不上皇位,你也没有机会。”李齐以为李昭还没死心。
“父王,儿子有自知之明。若能活命,岂敢再奢望其它。现在重要的是赶紧逃离此处。晚了,就来不及了。”李昭再次劝道。
李齐颓然道:“没希望了,你看看你母亲、妻妾,还有其他人,他们能跑的动吗,何况你母亲身体向来不好。”
李昭默然,这几日他一刻没有休息,其他人也是。女子体力本身不如男子,想必更是疲惫。
雍王妃白氏和李昭妻妾也走了过来,白氏落泪道:“昭儿,若好好求求陛下,有可能会放过我们。”
白氏出身关东名门,从小娇生惯养,何曾受过这样的苦。
李昭又看向他的两个妻妾。妻子南宫音和妾室刘莹莹,二人均是天生丽质,长相清秀。李昭娶了她们后,对她们一直很好。
二人脸上同样难掩疲态,南宫音劝道:“夫君,败局已定。当前,只能速速返回长安,请求陛下的宽恕。”刘莹莹也是持同样想法。
“早知当初不该听你之言,若不作乱,我岂会落到这般下场。”雍王李齐突然说道。
李昭这下不开心了,雍王府又不是我说的算。
“父王此言不妥吧,之前父王明明说过,这太子之位本该属于你。父王早有谋反之意,与我何干?”继承原身记忆的李昭,立刻回怼道。
“你整天结交民间之人,还找来一些术士,说我有天子之气,都是被你害的。”李齐一脸的懊恼。
“不管那些术士怎么说,都无法改变父王心意。你以为儿子不知道吗,早在我幼时,父王就私自造了龙袍。父王想要干什么,这不显而易见的事吗。”李昭反驳道。
“我是造了龙袍。而你呢,你还伪造传国玉玺,打算假传圣旨。”
“我是私造玉玺,这事父王难道不知道吗。我记得,父王当时还夸赞我,做事颇有谋略,父王这么快就忘了吗。”
“你以为我是为了谁,还不是为了你。我若做了皇帝,你就是太子。”
“父王现在承认,你才是主谋是吗。”
“是有怎样,不是又怎样。握有这么多精兵,本来可以事成。因为你做事不周密,导致功亏一篑。”
李昭放声大笑,嘲讽道:“我做事不周密?儿子大牙都要笑掉了。你去长安城里问问,谁不知道雍王想要做皇帝。平民百姓都知道,更别说皇帝和太子。谋反这样的大事,应不动声色,暗中谋划,父王连这都不明白吗?”
“我年幼时,父皇明明说过,将来让我执掌江山。”李齐被骂的有些委屈。
“这个谁能证明。哪怕陛下真说过这样的话,又能怎样呢?嫡庶有别。皇帝只要不傻,都会优先让嫡子继位。”
大敌当前,李昭不愿再继续撕逼,见李齐还想再说话,不耐烦道:“我还是那句话,不能回长安。你若想回,就回去吧。我是死都不回去。我今年才十七岁,父王想让我被幽禁到死吗?”
李齐无奈叹道:“你不回去,还能去哪里。你若想投奔齐国,那就去投吧,或许有机会保命。”
“儿子不回长安,身为大魏皇孙,也不会投奔齐国。”
“什么意思?难道真去深山里做山大王。”李齐诧异道。
“是又怎样。做山大王也不错,最起码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总比任人宰割强,”
“哈哈.........”李齐不屑笑道,“真是无知,你自幼锦衣玉食,岂能受得了深山中的穷苦。”
南宫音和刘莹莹听说李昭打算逃进深山,脸色不由变了变,这比投奔齐国还要糟糕。南宫氏是关中名门,刘莹莹也出身书香世家,两女自幼没吃过苦。她们已习惯呆在繁华的长安,若让她们整日呆在深山老林里,岂不是要她们的命。
刘莹莹赶忙劝道:“你是皇长孙,陛下必不会害你。顶多训斥你几句,家父也会上表替你求情。夫君莫要冲动,回长安吧。”
刘莹莹这话,要么坏要么蠢。李昭可是拔剑对着皇帝,要求皇帝退位。无情最是帝王家,这等大罪,必会受到重罚。
时间紧迫,李昭不想再耽误时间,道:“你二人如要回长安,我现在就写下休书,撇清和我的关系。这样或许能帮到你二人,减轻陛下对你们的责罚。”
两女闻言,默然不语,神情复杂。
夫妻既然不能共患难,分开也不是坏事。何况,如今的李昭毕竟不是原身,对两女并无多深感情。
片刻后,李昭写好两封休书,分别交给两女。南宫音和刘莹莹接过休书,眼含泪水。
李昭果断召集众人,言愿意追随他的人,他日后必不会亏待众人。若不愿追随,也不强留,现在即可自行离开。
大部分人已心灰意冷,在独孤凌威压下,选择了投降。尤其是参与作乱的禁军将士,因家人多在长安,不愿再追随李昭。
很快,一只千人的队伍,只剩下一百多人,留下大多是雍王府家兵。
小说《爹,没事别谋反,儿子要替你填坑的》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