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孙健陆毅的现代都市小说《穿越三国追美记长篇小说》,由网络作家“鸿雁影”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古代言情《穿越三国追美记》是由作者“鸿雁影”创作编写,书中主人公是孙健陆毅,其中内容简介:个顺手的武器都没有,这也太不象话了,正好趁这个机会把这个缺儿补上。果然,管亥一见大刀,乐的嘴都合不上了,天天拉着赵云切磋武艺。赵云的入伙,让陆毅的小集团实力大增。说也奇怪,自来到之歌世界之后他的力量一天比一天大,几乎是成倍的增长,但作为神经大跳的他并没有任何的惊慌,反而在心中高兴起来,为啥,因为他的金手指终于出现了,一时间信心百倍,自负有朝一日定能天下无敌。......
《穿越三国追美记长篇小说》精彩片段
众人听了以后,皆大觉惊讶,原来如此,难怪陆毅会知道有赵云这么一个人,不过赵云现在不过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罢了,怎么能说是一个大将呢。还好古人相信鬼神之说,否则,陆毅还真难圆谎呢。
听陆毅这么一说,赵云竟也有些相信了,说道:“想不到哥们你竟有如此志向。”真是个好同志啊!这么忽悠你你都相信,真是纯洁!
只听陆毅问道:“吾与子龙年纪相仿,子龙可称呼在下凌宇便是。不知子龙前日因何不在家中,今日又何缘至此呢?”
“云自幼父母早丧,与兄长小妹相依为命,然云十岁时,兄长亦撒手西去,云伤痛欲绝,幸有恩师收养,并传授云兄妹武艺。五年来,云一直随恩师在太行山学武,直到近日方才艺成下山。云欲回乡探望乡人,今行到此处,不期巧遇凌宇。”
原来如此,赵云一直都在山里学武了,难怪会找不到他呢,今天幸好碰到了,要不然以后还不好办了呢。如今,得想办法留住他才是呀。
想到这里,陆毅赶忙说:“想不到子龙身世竟如此凄苦,子龙的家乡可是赵家村?我曾去过那里,可能是子龙离乡太久了,那里的人似乎已经不记得子龙了。”
听了陆毅的话,赵云沉吟了片刻,说道:“是呀,离乡真的是太久了,不过,若不回乡,云也没有别的去处了。”
一听赵云这么说,陆毅就知道有门,于是朗声道:“男子汉大丈夫当持三尺剑纵横天下,四海为家,岂能老于乡里?子龙一身好武艺,难道想平庸了此一生?吾欲去洛阳求官,北上并州抵御匈奴,不知子龙可愿助我一臂之力?可愿为并州百姓,可愿为天下苍生尽一份心力?”
听陆毅这么一说,赵云刚想答应陆毅,可转念一想,那小妹怎么办?
果然是兄妹情深,心意相通,那小女孩似乎看出了哥哥的难处,于是,便对赵云说道:“二哥放心,二哥去哪里,小玲跟到哪里便是,小玲绝对不会成为二哥的累赘的。”
陆毅也赶紧说道:“子龙大可放心,令妹即吾妹也,如子龙不弃,我愿认小玲为义妹。”
“小妹何以敢当,如凌宇不弃,云愿随凌宇一起去并州。”见陆毅如此热情,赵云赶忙说道。
“今遇子龙,真乃三生有幸啊。”一切都搞定了,陆毅情不自禁的大笑起来。
接着,陆毅便将众人介绍给赵云,赵云也介绍了自己的妹妹。那小女孩便是赵云的妹妹,名叫赵玲,年方十岁。一想到他兄妹二人相依为命这么多年,陆毅心里不由得又是一阵感慨。
吃完饭以后,陆毅便让管亥和陆童陪赵氏兄妹去收拾东西,搬过来与陆毅等人同住。赵氏兄妹并没有什么多余的东西,只有两把长枪和一些衣物。赵云搬过来以后,管亥便拉着赵云探讨武艺,而陆毅也到铁匠铺买了把长枪,打算跟赵云学点武艺,在这乱世里,没有点防身的本领不行呀。
当然,陆毅也给管亥买了把大刀,管亥跟了他好几日了,连个顺手的武器都没有,这也太不象话了,正好趁这个机会把这个缺儿补上。果然,管亥一见大刀,乐的嘴都合不上了,天天拉着赵云切磋武艺。
赵云的入伙,让陆毅的小集团实力大增。
说也奇怪,自来到之歌世界之后他的力量一天比一天大,几乎是成倍的增长,但作为神经大跳的他并没有任何的惊慌,反而在心中高兴起来,为啥,因为他的金手指终于出现了,一时间信心百倍,自负有朝一日定能天下无敌。
之后的几日,陆毅都在向赵云学习枪法,没有办法,生在乱世,没有点防身的本领不行啊,而管亥也是一直以切磋讨教之名向赵云学习武艺。也没招儿,谁让人家赵云的师父厉害呢,据赵云自己说,他的恩师可是童渊啊,当今天下的三大剑师之一,连管亥都听说过童渊的名字。赵云的一身武艺,就是童渊所授,连赵云的表字都是童渊赐的。据说童渊收徒极严,不是先天根骨特别出色的根本不要,所以,他也只有三个徒弟,而赵云就是最小的一个。名师出高徒啊,几日下来,陆毅也能把枪耍的象模象样了。
经过几日的相处,赵云和众人已经很熟悉了,更是和陆毅成了莫逆之交,陆毅的才学见识,胸襟报复,让赵云佩服的五体投地。而面对自己偶像,陆毅更是百般亲近,万般拉拢,世间能想到的手段基本上都用到了,再加上他独有的人格魅力,丰厚的知识积累,渐渐的,赵云也向陆毅归心了。
于是,陆毅便想起了要结义的事。说到结义,自然会想到刘关张,于是陆毅觉得,要结义,最好是三个人,这样才更有意义。可想来想去,这个时候谁会比自己小呢,三国时的名将,又一个个的在陆毅的脑海里过了一遍,猛然,一个名字蹦了出来:太史慈。对,就是太史慈,这个时候,太史慈应该比自己小。
想到太史慈,陆毅便决定应该去一趟青州,可又一想,此地离东莱黄县太远了,一来一回又要耽误一段时间呀,恐怕陈平不会同意呀。再说,万一回来晚了,等去洛阳的时候,晋阳太守已经卖给了别人,那就无力回天了。不过,并州又是一个苦寒之地,屡遭匈奴入侵,应该没有多少人会愿意去那里。况且,天下万物,以人为本,自古得人才者得天下,有了人,还害怕干不成事吗?更何况,青州可是人才辈出的地方呀,具有三人一条龙之称的龙头华歆龙腹管宁龙尾邴原,可都是青州人呀。正好利用找太史慈的机会去青州拜访一下这些名士大儒,联络一下感情呀,也顺便为自己造势,这年头,名望很重要呀。
于是,陆毅便把想去青州的想法告诉了众人,果然,陈平第一个坚决的反对。陈平认为眼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赶紧去洛阳求官,晚了万一派给别人就不好办了。
陆毅这段时间可以说是他这辈子上辈子最爽的一段时间了,为啥呢?因为脚踏两只船船真的是很爽的,整天在貂蝉和蔡琰之间缠绵。第一美女已经得到,第一才女也不能放松啊!
这不,第二天,陆毅早起以后,发现已经是日上三竿了。
对此,陆毅很是生气,责备陆童道:“你为什么不早一点叫我起来,这让老师如何看我,让众人如何看我?”
陆童慌忙答道:“我担心少爷睡不好,所以就没有叫少爷起来,蔡老爷也说不用叫你起来的。”
陆毅一想,陆童说的也有道理,随即,便嘱咐陆童道:“以后不管什么情况,每天早晨都要叫我起来,知道吗?”
见陆毅脸色难看,陆童只好唯唯诺诺的答应了。
匆匆的洗漱完毕,陆毅便直奔大厅而来。到了大厅一看,居然只有蔡琰一个人在那里,正歪着脑袋研究拼音呢。
原来,见陆毅迟迟不起,陈宫众人又开始上街“巡逻”了。
见陆毅才起来,蔡琰便嘲笑道:“凌宇哥哥才起来,真是羞死人了,要是传了出去,今后可怎么出门啊。”说完,又不停的笑着。
无奈,陆毅只好说道:“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故而一夜未眠,迟迟未起。”
“哦?是哪位窈窕淑女,让凌宇哥哥‘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啊?”蔡琰娇笑着问。
“呵呵。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啊。妹妹难道不知道吗?”
一听陆毅这样说,蔡琰正色说道:“凌宇哥哥莫要如此说笑,琰儿受不起。”
一看蔡琰神色不对,陆毅心道:“坏了,捅了马蜂窝了。”这是三国时期呀,可不是现代社会呀,那时女子的家教都是很严格的,什么三从四德了,一大套封建思想,其中一条就是不能和男人打情骂俏,因为这是不正经不守妇道的一个表现。郁闷了。不过,陆毅也有办法挽回败局。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风并没有说笑,也非挑逗之言,只是坦言相告而已,妹妹怎可如此之说?”
一听陆毅这么说,蔡琰到没话说了,不过,心跳却明显加快了。
见蔡琰脸红不语,陆毅知道效果已经达到,便说道:“我前几日作了两首格律诗,一首为《赋得古原草送别》,一首为《春日》,妹妹可否赏脸一评?”
听陆毅说起了格律诗,蔡琰又欢喜的说道:“快点拿来让我看看。”
可陆毅却苦着脸说道:“妹妹不会如此狠心吧,我还没有吃早饭呢。妹妹要看诗,总得先让我填饱肚子吧。”
蔡琰笑着说道:“无妨,陆童去拿诗,我在这里看诗,你去吃饭,两不耽误嘛。”说着,便催促陆童去拿诗。
只听陆童苦着脸说:“我不知道哪个是?”
陆毅笑着说:“笨蛋,一本一本找,就在包袱里,写着‘凌宇诗稿’的那个就是。”
于是,陆童便去了。
可陆毅刚要去吃饭,就见家人匆忙向里面跑,后面还跟着两个禁军,只听那两个禁军嚷道:“吴郡陆毅陆凌宇何在?快随我进宫去面圣。”
陆毅一愣,心里很是奇怪:“平白无故的,皇上叫我干什么?难道我的名头真的那么响亮吗?刚到洛阳,皇上就急着要见我?”
想归想,陆毅还是上前施礼答道:“在下就是陆凌宇。”
那两个禁军不容分说,上前架着陆毅就走,边走边道:“你是最好,还省得我们四处找了,皇上还急着要人呢。”
见此情景,家人都比较惊慌,不知如何是好,还以为要去砍头呢。而蔡琰却笑着喊道:“凌宇哥哥放心,好事儿。”
这更让陆毅郁闷了,心里琢磨着:“什么好事能落到我头上。想不到刚到洛阳,这么快就要见到皇上了,自己还没有准备好呢,见到皇上可怎么说呢?”
原来,今天一上早朝,蔡邕便把陆毅发明的汉语拼音呈给了皇上。
这让张让很郁闷,心想:“老东西,我已经忍了你两天了,想不到你今天还是要弹劾我。看来,不撕破脸是不行了。”
当然,众臣之中和蔡邕关系要好的,也在为蔡邕捏一把汗,众人都觉得蔡邕不值,没有必要非得和张让死磕到底。
正当张让心里痛恨时,正当众臣们担心时,汉灵帝居然用力的拍了一下龙案,大声叫道:“好!妙啊!妙啊!”
众臣一听皇帝的一声“好”,就知道老蔡头没事了,也就放心了。而张让一听说这个“好”,心情却坏到了极点,知道事情要糟,赶忙趴到地上叩头大哭道:“皇上啊,你要为老奴做主啊,蔡邕屡次三番的诬陷老奴,其实是嫉妒皇上过于亲近老奴之故。皇上明鉴啊,老奴对大汉的忠心可昭日月,求皇上给老奴做主啊。”说着说着,张让便大哭起来。
看到张让这般模样,众臣心中大快,均暗暗叫好。
而张让这一哭,却把灵帝弄愣了,灵帝抬起头说道:“阿父何故如此?”
听皇上这么一问,众位大臣心里迷糊了,张让也郁闷了,心想:“怎么回事,难道蔡邕没有弹劾我?不能啊,那老头儿还能放过我?他早上明明给皇上上奏折了吗。”
想到此,张让接着哭道:“皇上啊,老奴冤枉啊,蔡议郎这两天天天弹劾我,其实是诬陷老奴。皇上啊,你要给老奴主持公道啊。”
听张让这么一说,灵帝笑道:“阿父,你误会蔡议郎了,蔡议郎并没有弹劾你,阿父快快请起。”
一听皇上这么说,张让更郁闷了,没弹劾我,这怎么可能呢?这老头在搞什么?不过,既然皇上说没弹劾我,那就是没弹劾我了。
于是,张让赶紧叩谢起身,心里却想:“这老头不会称赞我了吧,恩,有可能,斗不过我了,开始向我示好,算他识实物。不过如此一来,原来为了对付他而准备的那些方法,只能以后用来对付别人了,还有点可惜。”
而大殿上的群臣也郁闷,心里都在琢磨着,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只听灵帝说道:“众位爱卿,今天,我要宣布一项伟大的发明创造,此项发明,可以堪比当年蔡侯的造纸术。”
虽然当时纸张尚未普及,但造纸术可是在东汉人的心里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众臣一听说竟然有一项发明可以堪比造纸术,都不由得大为好奇,当然,更主要的是震惊,都想看看到底是什么发明。
于是,众人便开始在下边窃窃私语,议论纷纷。张让也恍然大悟,果然不是弹劾我,原来是一项发明创造,怪不得皇上一个劲儿的称赞,只是不知道是什么发明,竟能让皇上如此高兴。
最新评论